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立 | 第10-11页 |
·0-14岁儿童 | 第10-11页 |
·儿童空间环境 | 第11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儿童心理及审美心理 | 第15-25页 |
·不同年龄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概述 | 第15-19页 |
·婴儿期(0-2) | 第15-16页 |
·幼儿期(2-6) | 第16-17页 |
·儿童期(7-14) | 第17-19页 |
·儿童的审美心理 | 第19-21页 |
·儿童审美心理与成人审美心理比较 | 第19-20页 |
·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 | 第20-21页 |
·环境对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作用 | 第21-23页 |
·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手段 | 第22-23页 |
·环境效应在培养儿童审美能力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空间环境设计入手点 | 第25-49页 |
·审美能力的概念及儿童审美能力的特点 | 第25-28页 |
·审美感知力 | 第25页 |
·审美想象力 | 第25-27页 |
·审美理解力 | 第27-28页 |
·审美创造力 | 第28页 |
·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空间环境的入手点 | 第28-48页 |
·从审美能力的分类入手 | 第29-31页 |
·从美的分类入手 | 第31-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提高审美能力的0-14岁儿童空间环境研究 | 第49-91页 |
·儿童房 | 第49-55页 |
·儿童房概述 | 第49页 |
·儿童房的基本功能 | 第49-51页 |
·基于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儿童房设计 | 第51-55页 |
·幼儿园 | 第55-70页 |
·幼儿园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55页 |
·幼儿园的基本功能 | 第55-57页 |
·基于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幼儿园设计 | 第57-70页 |
·小学校 | 第70-84页 |
·小学校园空间环境概述 | 第70-71页 |
·小学校的基本功能 | 第71-74页 |
·基于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小学校园设计 | 第74-84页 |
·儿童游乐场(园) | 第84-89页 |
·儿童游乐场(园)概述 | 第84-85页 |
·儿童游乐场(园)的基本功能 | 第85页 |
·基于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游乐场(园)设计 | 第85-89页 |
·未来儿童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优秀儿童空间环境设计实例分析 | 第91-105页 |
·德国路金斯兰幼儿园 | 第91-96页 |
·基地环境及背景 | 第91-92页 |
·建筑形式 | 第92-93页 |
·室内设计 | 第93-95页 |
·设计中对于美育的探究 | 第95-96页 |
·台湾苏澳国民小学 | 第96-101页 |
·基地环境及背景 | 第96页 |
·建筑形式 | 第96-97页 |
·室内外设计 | 第97-99页 |
·设计中对于美育的探究 | 第99-101页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克里夫顿公园"采石场"娱乐空间 | 第101-104页 |
·基地环境及背景 | 第101-102页 |
·游乐场总体规划 | 第102页 |
·游乐场景观设计 | 第102-104页 |
·设计中对于美育的探究 | 第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作者简介 | 第113-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