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建构的西部:西部话语的建构性及其建构逻辑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6-20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二、关键概念 | 第17-18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四章 西部话语的变迁 | 第20-37页 |
一、建国初期:计划体制下的西部 | 第22-27页 |
二、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改革与非均衡战略下的西部 | 第27-30页 |
三、深化改革开放时期:制度的连续与开发话语的建构 | 第30-33页 |
四、小结:制度环境与西部话语的生产 | 第33-37页 |
第五章 西部话语的建构逻辑 | 第37-43页 |
一、制度化:“西部”的生产和定位 | 第37-38页 |
二、创造可见性:建立西部的表征体系 | 第38-39页 |
三、发现异常:贫困的表达和问题化 | 第39-40页 |
四、描述的简单化 | 第40-41页 |
五、“救赎”的隐喻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3-46页 |
一、西部话语的建构性 | 第43-44页 |
二、西部话语的建构逻辑 | 第44页 |
三、讨论:制度建设、话语转换与西部发展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