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条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关于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关于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政府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外部条件 | 第19-26页 |
·市场经济为职能相对分离改革提供的条件 | 第19-22页 |
·高效运作的企业 | 第19页 |
·对限制权力的强烈要求 | 第19-20页 |
·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机制与特性 | 第20页 |
·纳税人意识 | 第20-21页 |
·市场要求自由的特性 | 第21页 |
·能够表达意愿的成熟的市场主体 | 第21-22页 |
·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特性 | 第22页 |
·公民社会为职能相对分离改革提供的条件 | 第22-24页 |
·较强的政治参与意愿 | 第22-23页 |
·监督政府权力的愿望与能力 | 第23页 |
·改革后分流人员的就业领域 | 第23页 |
·合格的公民 | 第23-24页 |
·承担政府职能的社会载体 | 第24页 |
·政治体制为职能相对分离改革提供的条件 | 第24-26页 |
·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 第24-25页 |
·权力分立的制度框架与思维基础 | 第25页 |
·强硬的政治领袖 | 第25-26页 |
第3章 政府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内部条件 | 第26-35页 |
·健全而完善的决策体制 | 第26-29页 |
·健全的决策咨询体制 | 第26-27页 |
·多元化的决策参与主体 | 第27页 |
·发达的决策信息系统 | 第27-28页 |
·有力的决策监督机制 | 第28页 |
·科学的决策程序与方法 | 第28-29页 |
·绩效评估的有效开展与逐步完善 | 第29-31页 |
·运行成熟的官僚体制 | 第31-35页 |
·依法行政的传统 | 第31页 |
·形式正规的文书 | 第31-32页 |
·渗透现代精神的人事制度 | 第32页 |
·官僚体制的行政文化 | 第32-33页 |
·良好的部门间协调机制 | 第33-34页 |
·其它条件 | 第34-35页 |
第4章 政府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条件的发展情况 | 第35-44页 |
·中国政府职能相对分离改革的外部条件分析 | 第35-39页 |
·较为成熟但有待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 | 第35-37页 |
·处于起步阶段的公民社会条件 | 第37-39页 |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条件 | 第39页 |
·中国政府职能相对分离改革的内部条件探讨 | 第39-44页 |
·难以适应改革要求的决策体制 | 第40-41页 |
·绩效评估的持续深入开展 | 第41-42页 |
·不成熟的官僚体制 | 第42-44页 |
第5章 不断创造中国政府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条件 | 第44-50页 |
·缺乏条件的后果:改革易行,效果难收 | 第44-46页 |
·改革策略:与改革条件相协调的渐进式改革 | 第46-47页 |
·创造的条件:当前的行政改革 | 第47-50页 |
·政务超市建设为职能相对分离创造的条件 | 第47-48页 |
·大部制改革为职能相对分离创造的条件 | 第48-49页 |
·事业单位改革为职能相对分离创造的条件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