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历史沿革第16-25页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制演变历程第16-21页
     ·秦汉时期第16-17页
     ·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18页
     ·隋唐宋时期第18页
     ·元明清时期第18-20页
     ·民国时期第20-2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第21-25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第21-22页
     ·我国新型民族型政区的创立与发展第22-25页
第3章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的现状分析第25-37页
   ·民族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第25-31页
     ·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第25-27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第27-28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第28-30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第30页
     ·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第30-31页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7页
     ·行政区划层次与幅度不合理第31-32页
     ·城市型政区数量少,经济辐射能力弱第32-33页
     ·乡镇行政区划设置不合理第33-34页
     ·行政区划建制不甚统一和完整第34-35页
     ·行政区划地方名称不规范第35-37页
第4章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37-44页
   ·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第37-39页
     ·消除行政壁垒,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第37-38页
     ·提高行政效率,减轻民众负担的需要第38页
     ·巩固国防安全,改善各民族关系的需要第38-39页
     ·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第39页
   ·创新的可行性分析第39-44页
     ·具有行政区划体制创新的大环境第40-41页
     ·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创新提供依据和保障第41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创新提供契机第41-42页
     ·交通、通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创造条件第42-44页
第5章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体制创新的路径第44-53页
   ·创新的基本原则第44-47页
     ·相对稳定的原则第44-45页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第45页
     ·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第45-46页
     ·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环境保护的原则第46页
     ·尊重民意的原则第46-47页
     ·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原则第47页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建议第47-53页
     ·划小省区,减少管理层次第48-49页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城市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第49页
     ·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撤并,促进小城镇发展第49-51页
     ·设立“民族自治市”,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城市型建制第51-52页
     ·规范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地方名称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政府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