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快速数据分发的延迟带宽敏感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快速数据分发 | 第15-16页 |
·网络距离预测 | 第16-20页 |
·非坐标距离预测方法 | 第18页 |
·网络坐标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网络带宽测量 | 第20-22页 |
·主动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被动测量方法 | 第21-22页 |
·覆盖网拓扑结构 | 第22-26页 |
·结构化拓扑 | 第22-24页 |
·非结构化拓扑 | 第24-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29-40页 |
·网络坐标计算技术 | 第29-34页 |
·集中式地标方法 | 第29-30页 |
·分布式地标方法 | 第30-34页 |
·可用带宽测量技术 | 第34-37页 |
·PRM 测量方法 | 第34-35页 |
·PGM 测量方法 | 第35-36页 |
·数学模型方法 | 第36-37页 |
·覆盖网数据分发优化技术 | 第37-39页 |
·覆盖网拓扑构建方法 | 第37-38页 |
·分发路径优化方法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分簇的启发式网络坐标计算方法研究 | 第40-53页 |
·基于分簇的启发式网络坐标计算方法模型 | 第40-41页 |
·基于分簇的启发式网络坐标计算方法描述 | 第41-47页 |
·EBinning 分簇算法 | 第41-43页 |
·地标选择策略 | 第43-44页 |
·恶意节点过滤算法 | 第44-45页 |
·初始坐标计算过程 | 第45页 |
·坐标更新与稳定 | 第45-4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不同地标选择策略对比 | 第47-48页 |
·安全性、收敛性测试 | 第48-49页 |
·CHCC 与GNP、Vivaldi 精确性对比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快速自适应网络路径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 第53-66页 |
·理论基础 | 第53-56页 |
·相关概念 | 第53-54页 |
·相关理论 | 第54-56页 |
·探测流发送速率自适应调整 | 第56-58页 |
·探测包串长度自适应调整 | 第58-60页 |
·探测包单向延时变化趋势判定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探测包大小影响 | 第61-62页 |
·FSabe 性能测试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延迟带宽敏感的快速数据分发优化技术研究 | 第66-80页 |
·位置感知的非结构化覆盖网拓扑构建 | 第66-68页 |
·延迟带宽敏感的分发路径选择 | 第68-73页 |
·LBPS 路径选择方法 | 第69-72页 |
·带宽容量信息管理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78页 |
·位置感知的非结构化覆盖网拓扑性能 | 第73-75页 |
·延迟带宽敏感的分发路径选择方法性能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0-84页 |
·工作总结 | 第80-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4-9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