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的结构与特色 | 第11-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2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理论背景与相关研究回顾 | 第14-19页 |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理论背景 | 第14-16页 |
·自然垄断理论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 第14-15页 |
·公共选择理论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 第15页 |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 第15-16页 |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研究 | 第16页 |
·民营化背景下政府规制研究 | 第16-17页 |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其他方面研究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中政府的定位 | 第19-35页 |
·政府角色的涵义与理论演变 | 第19-21页 |
·政府角色的涵义 | 第19-20页 |
·政府角色的演变 | 第20-21页 |
·特许经营的动力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私人部门参与特许经营的动力 | 第21-22页 |
·政府角色定位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政府在实行特许经营时应有的角色与责任 | 第24-32页 |
·特许经营的规划者 | 第24-28页 |
·规制者 | 第28-31页 |
·合作、支持者 | 第31-32页 |
·利益协调者和公众利益的维护者 | 第32页 |
·政府定位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实证分析 | 第35-52页 |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发展历程 | 第35-37页 |
·特许经营取得的成效 | 第37-38页 |
·特许经营的现状——基于三个案例的分析 | 第38-43页 |
·案例的选择与介绍 | 第38页 |
·案例1:徐州三八河污水处理BOT项目 | 第38-40页 |
·案例2:无锡公交改革之痛 | 第40-41页 |
·案例3:四川沱江大桥工程 | 第41-43页 |
·对于三个特许经营项目的评价 | 第43-44页 |
·政府定位对于项目成败的影响 | 第44-46页 |
·从政府授权的角度看 | 第44-45页 |
·从政府对公用事业监管的角度看 | 第45页 |
·从政府和投资者的关系看 | 第45-46页 |
·从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看 | 第46页 |
·特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缺乏适应特许经营发展的制度环境 | 第47页 |
·政府角色的越位、错位 | 第47-49页 |
·政府角色的缺位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推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进一步发展的政策选择 | 第52-56页 |
·完善制度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 | 第52页 |
·重视实施特许经营之前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 第52-53页 |
·建立独立规制机构,加强社会性规制,重视激励性规制 | 第53-55页 |
·政府遵守诺言,及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 第55-56页 |
6 结论 | 第56-58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6-57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