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论文

陆面水文过程模型TOPX构建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耦合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4页
   ·选题依据第18-21页
   ·国内外研究回顾与进展第21-27页
     ·陆面模式的研究回顾与进展第21-22页
     ·中小尺度流域水文模型研究回顾与进展第22-24页
     ·大尺度陆面水文过程模型与气候模式耦合研究进展第24-27页
       ·基于VIC 模型的陆气耦合研究进展第24-25页
       ·基于TOPMODEL 模型的陆气耦合研究进展第25-26页
       ·其它模型与气候模式的耦合研究进展第26-27页
   ·陆面水文过程模型与气候模式耦合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第27-28页
     ·尺度问题第27-28页
     ·次网格非均匀性问题第28页
     ·不确定性问题第28页
     ·高新技术方法的合理应用第28页
   ·论文欲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理论依据第28-32页
     ·陆面水文过程模型与传统水文模型各自所具有的特点第29-30页
     ·论文所构建的陆面水文过程模型TOPX的理论基础第30-32页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核心问题第32-34页
     ·总体研究框架第32-33页
     ·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33-34页
第二章 地形指数新算法 IMFD 及其分析第34-49页
   ·引言第34-35页
   ·地形指数ln(α/tanβ)计算方法介绍第35-36页
   ·多流向算法(FD8-Quinn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6-37页
   ·对 FD8_Quinn 算法的研究与改进第37-40页
     ·有效等高线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第37-39页
     ·单位等高线汇流面积α的改进第39-40页
     ·增强 DEM 中异常栅格的处理第40页
   ·地形指数计算方法的定量评估第40-43页
     ·现有的定量评估方法第40-42页
     ·定量评估IMFD第42-43页
   ·实例应用与对比分析第43-47页
     ·IMFD 与FD8-Quinn 在中尺度流域上的对比第43-45页
     ·IMFD 与FD8-Quinn 在不同分辨率DEM 上的应用与分析第45-47页
   ·结语第47-49页
第三章 地形指数空间尺度转换第49-64页
   ·引言第49页
   ·实验数据与采样方法第49-51页
   ·中国范围内地形指数空间尺度转换方案第51-54页
     ·地形指数计算方法第51页
     ·地形指数空间尺度转换方案第51-54页
     ·不同算法得到的转换公式的对比分析第54页
   ·尺度转换方案加密采样验证第54-58页
     ·加密采样验证的目的第54-55页
     ·加密采样验证的实验数据与处理方法第55-56页
     ·局部加密采样验证的尺度转换关系第56-58页
   ·地形指数尺度转换内在机理分析第58-63页
     ·三种典型特征地形的离散化及平滑影响第58-60页
     ·离散度分析第60-62页
     ·离散与平滑的线性相关性第62-63页
   ·结语第63-64页
第四章 陆面水文过程模型 TOPX 构建第64-102页
   ·引言第64页
   ·地形指数与TOPX 相衔接的桥梁——双参数幂指数函数第64-70页
     ·地形指数离散分布数学表达所存在的问题第64-65页
     ·双参数幂指数函数法基本原理第65-66页
     ·双参数幂指数函数的参数确定及验证第66-70页
   ·TOPX 模型基本原理及其构建第70-78页
     ·TOPX 模型的基本原理第70-75页
       ·TOPX 模型的产流原理第70-73页
       ·TOPX 模型的土壤湿度计算原理第73-74页
       ·TOPX 模型的汇流计算原理第74-75页
     ·TOPX 模型的框架及构建第75-78页
       ·TOPX 模型的结构框架第75-78页
       ·TOPX 模型的代码模块构建第78页
   ·TOPX 模型在中小流域上的离线测试第78-100页
     ·TOPX 模型在温润区小流域上的单点离线测试第79-95页
       ·研究区概况第79-80页
       ·数据准备第80-84页
       ·TOPX 模型在酉水街小流域的单点测试结果及分析第84-95页
     ·TOPX 模型在半干旱区中尺度流域上的离线测试第95-100页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数据第95-97页
       ·TOPX 模型在马莲河流域的离线测试结果及分析第97-100页
   ·结语第100-102页
第五章 TOPX 模型与 RIEMS 区域气候模式的耦合应用第102-136页
   ·引言第102-103页
   ·RIEMS 区域气候模式的基本原理及运行过程第103-111页
     ·RIEMS 区域气候模式的基本原理第104-107页
       ·RIEMS 的动力框架——非静力模式第104-106页
       ·RIEMS 的格网差分方案第106页
       ·RIEMS 的边界条件第106页
       ·RIEMS 的时间积分方案第106页
       ·RIEMS 的模式嵌套方案第106-107页
       ·RIEMS 初始化中的四维资料同化第107页
     ·RIEMS 模式的运行过程第107-111页
       ·RIEMS 前处理过程第107-110页
       ·RIEMS 模式运行过程第110-111页
       ·RIEMS 后处理过程第111页
   ·TOPX 与 RIEMS 的耦合第111-134页
     ·研究区概况第112-113页
     ·TOPX 与 RIEMS 的耦合方案的制定第113-117页
       ·耦合的参数接口第113-114页
       ·耦合方案制定及相应的 RIEMS 模式运行参数设置第114-117页
     ·耦合方案下的大尺度分布式模拟检验第117-120页
     ·耦合方案中的地形指数尺度转换问题第120-122页
     ·耦合模拟结果及其分析第122-134页
   ·结语第134-13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6-141页
   ·主要结论第136-139页
   ·主要创新第139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39-141页
附录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第151-152页
博士期间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第152-153页
所获荣誉及奖励第153页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以流域水资源配置使用之负外部性治理为例
下一篇:结构声辐射预测中的振动和近场声传感器布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