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系统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背景和研究状况 | 第7-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页 |
·本文结构 | 第8-10页 |
第二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 第10-18页 |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 第10页 |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 第12-13页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病毒检测 | 第15-18页 |
·问题描述 | 第15页 |
·检测技术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人工免疫系统 | 第18-34页 |
·生物免疫系统 | 第18-24页 |
·生物免疫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19页 |
·免疫机制 | 第19-22页 |
·生物免疫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22-24页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24-29页 |
·人工免疫的研究状况 | 第25页 |
·人工免疫的应用领域 | 第25-26页 |
·免疫算法 | 第26-29页 |
·基于免疫的计算机病毒检测系统 | 第29-34页 |
·生物免疫与计算机病毒检测的比较 | 第29-30页 |
·相关研究 | 第30-34页 |
第四章 基于免疫系统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模型的实现 | 第34-45页 |
·基本定义 | 第34-35页 |
·检测器集的生成 | 第35-36页 |
·检测器的变异 | 第36页 |
·可控变异 | 第36页 |
·随机变异 | 第36页 |
·检测器的生命过程 | 第36-37页 |
·免疫学习模块的实现 | 第37-38页 |
·病毒检测模块的实现 | 第38-40页 |
·疑似病毒库 | 第40-41页 |
·实验分析 | 第41-45页 |
·参数设定 | 第41页 |
·抗原提取 | 第41页 |
·二次应答的效率 | 第41页 |
·新病毒的效率 | 第41-42页 |
·检测器变异对抗体的影响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检测器生成算法的改进与评价 | 第45-52页 |
·已有的检测器生成算法剖析 | 第45-48页 |
·穷举检测器生成算法 | 第45-46页 |
·线性检测器生成算法 | 第46-48页 |
·基于线性检测器生成算法的改进算法 | 第48-52页 |
·改进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 第48-49页 |
·检测漏洞的评估 | 第49-50页 |
·复杂性分析及性能评价 | 第50页 |
·实验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