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 ·铣削力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实验铣削力研究 | 第16-17页 |
| ·平底立铣刀模型研究 | 第17-20页 |
| ·小直径铣刀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 ·本课题的来源 | 第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曲线路径的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 | 第25-43页 |
| ·实验条件 | 第25-28页 |
| ·实验系统 | 第25-26页 |
| ·实验设备 | 第26-28页 |
| ·实验方案 | 第28-34页 |
| ·圆弧轮廓实验方案 | 第29-32页 |
| ·抛物线轮廓实验方案 | 第32-34页 |
|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34-41页 |
| ·实验数据的采集 | 第34-36页 |
| ·切削力信号小波处理 | 第36-38页 |
| ·切削力信号处理的实现 | 第38-39页 |
| ·切削力计算实现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小直径铣刀铣削淬硬钢曲线路径特性分析 | 第43-61页 |
| ·切削力信号分析 | 第43-53页 |
| ·切削力信号频域分析 | 第43-46页 |
| ·直线路径信号分析 | 第46-47页 |
| ·圆弧路径信号分析 | 第47-51页 |
| ·抛物线路径信号分析 | 第51-53页 |
| ·曲线轮廓路径加工的特性分析 | 第53-57页 |
| ·切削速度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 ·进给速度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 ·轴向切深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 ·径向切深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 ·曲线路径的曲率变化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小直径铣刀切削力模型与分析计算 | 第61-81页 |
| ·平底铣刀切削力数学模型 | 第61-69页 |
| ·平底铣刀的结构 | 第61-62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2-66页 |
| ·圆弧路径的切削力模型 | 第66-69页 |
| ·切削力数学模型计算 | 第69-71页 |
| ·切削力系数计算 | 第69页 |
| ·切削力计算 | 第69-71页 |
| ·切削力瞬态仿真 | 第71-72页 |
| ·瞬态仿真分析 | 第71-72页 |
| ·仿真误差分析 | 第72页 |
| ·切削力的预测及其实现 | 第72-79页 |
| ·灰色模型的预测 | 第72-76页 |
| ·经验模型 | 第76-78页 |
| ·软件的实现 | 第78-79页 |
| ·本章小节 | 第79-8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 附录Ⅰ: 切削力信号导入并计算 | 第89-90页 |
| 附录Ⅱ: 切削力系数计算程序 | 第90-92页 |
| 附录Ⅲ: 切削力计算程序 | 第92-94页 |
| 附录Ⅳ: 小直径铣刀高速切削淬硬钢策略系统软件界面 | 第94-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