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2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和实践价值 | 第8-9页 |
·文献评述 | 第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基本内容和结构 | 第22-23页 |
·创新之处 | 第23-26页 |
第1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实证分析 | 第26-38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发展现状 | 第26-33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现象 | 第33-36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形态 | 第36-38页 |
第2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特点及规律 | 第38-54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概念和内涵 | 第38-40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特点 | 第40-47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规律 | 第47-54页 |
第3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生成机理 | 第54-70页 |
·专业化分工的外部经济性,推动了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产生和发展 | 第54-58页 |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外部经济性,推动了产业群与城市群耦的产生和发展 | 第58-61页 |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要求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 | 第61-65页 |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要求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 | 第65-68页 |
·恰当的制度安排和政府政策,也会促进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发展 | 第68-70页 |
第4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机制 | 第70-83页 |
·产业链与城市链的融合机制 | 第70-73页 |
·产业空间组织与城市空间组织的联动机制 | 第73-75页 |
·传导机制 | 第75-77页 |
·叠加放大机制 | 第77-80页 |
·政府推动机制 | 第80-83页 |
第5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及耦合红利的定量分析 | 第83-110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定性分析的缺陷 | 第83-84页 |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定量分析 | 第84-90页 |
·对吉林省中部五市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系数的定量计算 | 第90-100页 |
·产业群、城市群各自溢出红利的定量分析 | 第100-107页 |
·对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红利模型的设计 | 第107-110页 |
第6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第110-125页 |
·提高区域竞争力与经济实力 | 第110-113页 |
·优化产业结构和扩大就业 | 第113-117页 |
·提高可持续发展力 | 第117-119页 |
·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生态 | 第119-120页 |
·改变发展模式和公共政策 | 第120-123页 |
·城市群域经济体集聚过度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123-125页 |
第7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对东北城市群域经济体的研究与设计 | 第125-154页 |
·东北三省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发育情况 | 第126-133页 |
·构建东北城市群域经济体的目标、框架、重点 | 第133-139页 |
·构建东北群域经济体的主要任务 | 第139-148页 |
·构建东北群域经济体的推进措施 | 第148-154页 |
结论 | 第154-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7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170-171页 |
论文摘要 | 第171-174页 |
Abstract | 第174-179页 |
致谢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