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德国哲学论文--二十世纪哲学论文--胡塞尔(Husserl,E.1859~1938年)论文

直观、自我与明见性--从胡塞尔的直观理论和自我理论透视其明见性问题

内容提要第1-7页
导言第7-10页
第一章 明见性与直观第10-34页
 第一节 反对心理主义——明见性目标的提出第11-15页
 第二节 通达明见性的方法——观念直观、范畴直观和本质直观第15-24页
  一、观念直观第15-18页
  二、范畴直观第18-22页
  三、本质直观第22-24页
 第三节 悬搁第24-34页
  一、悬搁的作用第24-27页
  二、悬搁与主体第27-34页
第二章 明见性与现象学心理学主体第34-95页
 第一节 主体的反思与对象被给予方式的确立第35-44页
 第二节 明见性的原则:内在性与普遍性第44-48页
 第三节 在实在性与功能性之间的心理主体第48-53页
 第四节 心理主体的两个维度——心理与逻辑第53-57页
 第五节 心理主体的心理维度——构造第57-62页
 第六节 构造的核心机能——想像力第62-78页
  一、对经验内容的构造——休谟的想像力思想第62-66页
  二、对经验条件的构造——康德的想像力思想第66-69页
  三、对经验内容和条件的构造——胡塞尔的想像力思想第69-78页
 第七节 心理主体的逻辑维度以及心理主体相应于明见性要求所面临的问题第78-95页
第三章 明见性与先验自我第95-131页
 第一节 现象学心理学与先验现象学的区别第96-101页
 第二节 先验自我对对象的构造第101-113页
  一、内在时间法则与动机法则第101-107页
  二、发生原则第107-113页
 第三节 先验自我对自身的构造第113-121页
 第四节 通达明见性的方法的重申——反思第121-131页
第四章 明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落实与明见性的实现第131-146页
 第一节 先验自我是对明见性原则和方法的统一满足第131-135页
 第二节 近代哲学史上自我的主要嬗变与明见性问题第135-146页
结论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53-154页
中文摘要第154-158页
Abstract第158-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概念框架与思想解读--马克思哲学解读状况的反思
下一篇: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