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辽宁海岸带软土发育规律及土力学模型的研究

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9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2页
     ·软土发育规律研究现状第9-10页
     ·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第10-11页
     ·软土的模型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辽宁省海岸带宏观背景条件第14-20页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第14-15页
   ·地层与构造第15-17页
     ·地层第15页
     ·构造第15-17页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第17-18页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第17-18页
     ·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评述第18页
   ·重点研究靶区的地质概况第18-20页
     ·东港—浪头地段重点“靶区”第18-19页
     ·营口—辽滨经济区地段重点“靶区”第19-20页
第三章 辽宁省海岸带软土分布规律研究第20-45页
   ·辽宁省海岸带软土及软土状土的定义和界定第20-22页
   ·辽宁省海岸带软土的宏观分布规律第22-28页
   ·靶区软土分布成因规律第28-41页
     ·“营口-辽滨经济区靶区”软土成因分布规律第28-35页
     ·“东港-浪头靶区”软土成因分布规律第35-41页
   ·靶区软土微观结构及组成分析第41-45页
     ·营口-辽滨经济区靶区软土微结构特征第41-42页
     ·东港-浪头靶区软土微结构特征第42-45页
第四章 靶区软土工程地质及其结构特征第45-64页
   ·靶区软土物理力学特征第45-52页
     ·“营口-辽滨经济靶区”软土物理力学特征第45-47页
     ·“营口-辽滨经济靶区”软土状土的物理力学特征第47-49页
     ·“东港-浪头靶区”软土物理力学特征第49-51页
     ·“东港-浪头靶区”软土状土的物理力学特征第51-52页
   ·两靶区软土、软土状土的塑性分区第52-54页
   ·“营口-辽滨经济靶区”软土与其它地区比较第54-55页
   ·两靶区软土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营口地区、丹东地区)第55-57页
   ·两靶区软土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57-64页
     ·“营口-辽滨经济靶区”软土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57-58页
     ·“营口-辽滨经济靶区软土状土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58-59页
     ·“东港-浪头靶区”软土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59-61页
     ·“东港-浪头靶区”软土状土的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61-64页
第五章 靶区软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第64-84页
   ·靶区三种本构模型的建立第64-69页
     ·非线性邓肯-张模型第64-67页
     ·剑桥及修正剑桥模型第67-69页
   ·靶区三种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第69-71页
   ·区域应力计算及变形分析第71-81页
   ·区域软土厚度及埋深影响研究第81-82页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计算确定第82-84页
第六章 靶区软土浅基础工程适应性分区第84-104页
   ·靶区软土承载力计算第84-86页
   ·靶区软土地基变形计算第86-90页
   ·靶区浅基础适应性分区研究第90-97页
     ·浅基础适宜性评价原则及分区第90-91页
     ·地基处理原则与建议第91-92页
     ·营口-辽滨经济区靶区浅基础适宜性分区及地基处理建议第92-94页
     ·东港-浪头靶区浅基础适宜性分区及地基处理建议第94-97页
   ·靶区软土沉降的工程影响第97-99页
   ·靶区软土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和建议研究第99-104页
     ·软土工程地质性质对规划的意义及影响第99-100页
     ·软土工程地质因素对本区域城市规划及建设发展的影响第100-10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04-107页
   ·本研究的结论及新成果第104-106页
   ·建议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摘要第111-113页
ABSTRACT第113-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缸体主轴承座裂解加工背压装置及螺栓装配系统研制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多个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