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北部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污染与控制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绪论 | 第9-15页 |
| ·石油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第9-10页 |
| ·石油污染物的来源 | 第9页 |
| ·石油类污染物的危害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立论依据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立论依据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及主要创新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及主要创新 | 第13-14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 2、北洛河流域背景情况 | 第15-21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5-19页 |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 ·气候特征 | 第15-16页 |
| ·水文地质状况 | 第16-19页 |
| ·人口、经济、环境状况 | 第19-21页 |
| ·人口分布 | 第19-20页 |
| ·经济概况 | 第20页 |
| ·环境状况 | 第20-21页 |
| 3、北洛河水体污染特征 | 第21-56页 |
| ·北洛河水质及自然影响因素 | 第21-26页 |
| ·北洛河水质状况 | 第21-26页 |
| ·洛河水质的自然影响因素 | 第26页 |
|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26-30页 |
| ·地表水评价标准和方法 | 第30-31页 |
| ·地表水污染现状及评价 | 第31-49页 |
| ·洛河吴旗段 | 第31-45页 |
| ·周河流域 | 第45-47页 |
| ·洛河永宁—石门段 | 第47-49页 |
| ·地下水污染情况 | 第49-55页 |
| ·油勘探开发对水系统矿化度、硬度及氯化物含量影响 | 第55-56页 |
| 4、洛河流域河流沉积物和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研究 | 第56-92页 |
| ·样品采集和实验流程 | 第56-59页 |
| ·样品采集 | 第56-59页 |
| ·可溶有机质抽提与分离 | 第59页 |
| ·可溶有机质仪器分析及条件 | 第59页 |
| ·可溶有机质组成与分布特征 | 第59-70页 |
| ·河流沉积物可溶有机质含量和组成 | 第59-63页 |
| ·表层土壤可溶有杭质含量和组成 | 第63-68页 |
| ·洛河流域污染现状分析 | 第68-70页 |
| ·饱和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第70-83页 |
| ·河流沉积物中饱和烃组成与分布 | 第71-77页 |
| ·表层土壤中饱和烃组成与分布 | 第77-83页 |
| ·多环芳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 第83-92页 |
| ·多环芳烃样品采集和实验过程 | 第84-85页 |
|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与分布 | 第85-88页 |
| ·土壤PAHs组成与分布 | 第88-89页 |
| ·植物PAHs组成和分布 | 第89-92页 |
| 5、延安市洛河流域石油开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 第92-100页 |
| ·样品采集情况 | 第92-94页 |
| ·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94-98页 |
| ·吴旗—志丹农业区 | 第94-96页 |
| ·洛川苹果基地 | 第96-98页 |
|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分析 | 第98-100页 |
| ·吴旗—志丹农业区 | 第98-99页 |
| ·洛川苹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分析 | 第99-100页 |
| 6、洛河流域石油污染控制和治理对策设想 | 第100-107页 |
| ·洛河流域的污染现状 | 第100页 |
| ·石油类污染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污染控制和治理对策 | 第102-107页 |
| 7、初步结论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107-110页 |
| ·初步结论 | 第107-109页 |
| ·建议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13-114页 |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