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利用两个水稻回交群体构建图谱及7个农艺性状QTL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1、文献综述第8-21页
   ·分子标记概述第8-11页
     ·基于PCR 为基础的分子标记第8-9页
     ·基于DNA 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第9-10页
     ·基于限制酶和PCR 相结合的分子标记第10-11页
   ·分子遗传图谱概述第11-14页
     ·DNA 分子标记的选择第12页
     ·亲本选配第12页
     ·作图群体的类型第12-13页
     ·群体类型的选择和群体大小第13-14页
     ·作图群体的构建第14页
   ·遗传图谱的制作第14-15页
     ·分子标记分离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14页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4-15页
     ·分子标记连锁群的染色体定位第15页
   ·水稻的分子遗传图谱第15-16页
   ·遗传图谱的应用第16-19页
     ·图位克隆第16-17页
     ·基因组学第17-18页
     ·在育种上的应用第18-19页
   ·QTL 定位的方法第19-21页
     ·OR 定位的基本原理第19页
     ·QTL 定位的方法第19-21页
2、引言第21-22页
3、材料和方法第22-25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实验方法第22-25页
     ·DNA 提取(简易TPS 法)第22页
     ·SSR 反应体系和程序第22-23页
     ·电泳检测和照相第23页
     ·银染第23页
     ·SSR 数据资料的收集及计算机分析第23页
     ·性状的考种分析第23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3-24页
     ·使用的QTL 作图方法与软件第24-25页
4、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多态性分析第25-26页
   ·引物的筛选及多态率第26页
   ·各个性状间的相关性第26-34页
     ·回交群体产量性状的QTL 定位第27-28页
     ·回交群体的遗传距离第28-30页
     ·两个群体的SSR 遗传图谱及QTL第30-33页
     ·偏分离标记与未能在图谱上定位标记的分析第33-34页
   ·七个性状的QTL 分析第34-40页
     ·株高的QTL第34-35页
     ·分蘖数的QTL第35-36页
     ·结实率的QTL第36页
     ·总粒数QTL第36页
     ·每穗实粒数的QTL第36-37页
     ·抽穗期的QTL第37-38页
     ·千粒重的QTL第38-40页
5、结果与讨论第40-43页
参考文献第43-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一 缩略词表第51-52页
附录二 常用试剂配方第52-53页
附录三 作者简介与发表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诱导子对霍山石斛悬浮培养原球茎生长和生物碱的影响
下一篇:茶树花特异表达启动子—花粉壁蛋白基因启动子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