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的司法性欠缺及改革方向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法官惩戒制度概说 | 第9-13页 |
(一) 法官惩戒制度的概念 | 第9页 |
(二) 法官惩戒制度的意义 | 第9-11页 |
1、健全的法官惩戒制度,能够保障司法独立 | 第9-10页 |
2、健全的法官惩戒制度,能够加强司法监督 | 第10页 |
3、健全的法官惩戒制度,能够使法官获得公正的待遇 | 第10-11页 |
(三) 法官惩戒制度的司法性 | 第11-13页 |
二、法治国家法官惩戒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司法性体现 | 第13-21页 |
(一) 惩戒组织机构 | 第13-15页 |
1、各种惩戒委员会和特别惩戒法庭 | 第13-14页 |
2、普通法院 | 第14页 |
3、专门法院 | 第14页 |
4、立法机关 | 第14-15页 |
(二) 惩戒事由 | 第15-17页 |
1、美国 | 第15页 |
2、德国 | 第15-16页 |
3、法国 | 第16页 |
4、日本 | 第16-17页 |
(三) 惩戒程序 | 第17-19页 |
1、弹劾程序 | 第17-18页 |
2、普通惩戒程序 | 第18-19页 |
(四) 惩戒措施 | 第19页 |
(五) 司法性体现 | 第19-21页 |
三、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现状及其司法性欠缺 | 第21-28页 |
(一) 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现状 | 第21-24页 |
1、惩戒主体 | 第21-22页 |
2、惩戒事由 | 第22页 |
3、惩戒程序 | 第22-24页 |
4、惩戒措施 | 第24页 |
(二) 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的司法性欠缺 | 第24-28页 |
1、惩戒主体的非独立性 | 第24-25页 |
2、惩戒事由的不完善性 | 第25-26页 |
3、惩戒程序的不科学性 | 第26页 |
4、惩戒措施的行政化 | 第26-28页 |
四、建立我国司法化的法官惩戒制度 | 第28-32页 |
(一) 专门的惩戒机构 | 第28-29页 |
(二) 统一规范的惩戒事由 | 第29-30页 |
(三) 司法式或准司法式的惩戒程序 | 第30页 |
(四) 惩戒措施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