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论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前言第7-10页
第一章 董仲舒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0-15页
 第一节 政治背景第11-13页
  一、汉代君主的合法性危机第11页
  二、中央和地方诸侯的矛盾第11-12页
  三、皇权专制与皇权膨胀的矛盾第12页
  四、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第12页
  五、民族矛盾第12-13页
 第二节 "独尊儒术"是历史选择的结果第13-15页
第二章 董仲舒对前代法律思想的继承发展第15-36页
 第一节 对儒家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15-30页
  一、对儒家"大一统"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15-18页
  二、对儒家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第18-21页
  三、对儒家仁义观的继承和发展第21-26页
  四、对儒家"三纲五常"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第26-30页
 第二节 对其他法律思想的继承发展第30-36页
  一、对道家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30-32页
  二、对法家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32-33页
  三、对墨家法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33-34页
  四、董仲舒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借鉴第34-36页
第三章 董仲舒论证确立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第36-52页
 第一节 论证"天人感应"第37-40页
  一、天为万物之本第37页
  二、人副天数第37-38页
  三、天之德第38-39页
  四、天人感应论第39-40页
 第二节 论证王道"大一统"第40-42页
  一、"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第40-41页
  二、"一统乎天子"第41-42页
 第三节 论证"三纲五常"第42-47页
  一、"三纲"第42-46页
  二、"五常"第46-47页
 第四节 以教化为大务、刑罚为辅第47-51页
 第五节 "春秋决狱"第51-52页
第四章 董仲舒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第52-60页
 第一节 "大一统"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第52-53页
  一、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第52页
  二、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第52页
  三、董仲舒的大一统法律思想具有超时代的意义第52-53页
  四、"大一统"窒息了多种法律思想的争鸣局面,使儒家法律思想僵化第53页
 第二节 "礼法融合"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第53-55页
 第三节 "天人感应"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第55-57页
  一、天人感应学说为维护君权至上提供了理论依据第55页
  二、"天人感应"学说在限制君权膨胀方面的得与失第55-57页
 第四节 "三纲五常"的合理性与危害性第57-60页
  一、"三纲五常"体现出来的合理性第57-58页
  二、"三纲五常"的危害第58-60页
结语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亲相隐”制度探析
下一篇:英国中世纪土地保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