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的产生及其判断依据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美国的属人管辖权概述 | 第11-14页 |
一、美国属人管辖权的内涵 | 第11页 |
二、一般属人管辖权与特殊属人管辖权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的产生 | 第14-16页 |
一、关于美国的领土主权原则 | 第14-15页 |
二、国际鞋业公司案与"最低限度联系"标准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的判断依据 | 第16-20页 |
一、可预见性 | 第16-17页 |
二、有目的利用 | 第17-18页 |
三、合理性与相关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互联网环境下"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确定的创新 | 第20-34页 |
第一节 以网址为依据——"滑动标尺规则" | 第21-28页 |
一、"滑动标尺规则"的产生 | 第21-23页 |
二、Zippo案件与"滑动标尺规则" | 第23-24页 |
三、对"滑动标尺规则"的评析 | 第24-28页 |
第二节 对"滑动标尺规则"的修正——"进一步"活动说 | 第28-31页 |
一、"进一步"活动说的产生及其内涵 | 第28-29页 |
二、适用"进一步"活动说的案件 | 第29-30页 |
三、对"进一步"活动说的评析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以行为后果为依据——效果规则 | 第31-34页 |
一、效果规则的产生及其内涵 | 第31-32页 |
二、效果规则在涉网案件管辖权确定中的适用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确定的回归 | 第34-39页 |
第一节 纽约州的两起最新涉网侵权案件 | 第34-36页 |
一、Best Van Lines,Inc.v.Walker侵犯名誉权案 | 第34-35页 |
二、Pearson Educ.,Inc.v.Yi Shi侵犯著作权案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确定的回归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