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概述第13-17页
 (一) 预测性信息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 预测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1. 有效市场理论第14页
  2. 代理理论第14-15页
  3. 信息供求均衡理论第15页
 (三) 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第15-17页
  1. 微观效用第15-16页
  2. 宏观效用第16-17页
二、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现状和缺陷第17-23页
 (一) 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立法状况第17-19页
 (二) 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1. 缺乏系统性规定第20-21页
  2. 民事赔偿制度尚未建立第21-22页
  3. 免责制度尚未建立第22-23页
三、国外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考察第23-31页
 (一) 安全港规则第23-27页
  1. 安全港规则的构成要件第24-25页
  2. 安全港规则的适用范围第25-26页
  3. 信息更新义务第26-27页
 (二) 预先警示原则第27-29页
  1. 预先警示理论的适用范围第27-28页
  2. 充分警示性语言的标准第28-29页
 (三)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考察第29-31页
  1. 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原则第29-30页
  2. 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内容第30页
  3. 预测性信息披露的时间跨度第30-31页
四、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第31-41页
 (一) 推行强制性为主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第31-33页
 (二) 完善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赔偿制度第33-36页
  1. 责任主体及归责原则第33-35页
  2. 受害人损失的计算第35页
  3. 因果关系的认定第35-36页
 (三) 完善预测性信息披露的免责制度第36-38页
  1. 可免责预测性信息的范围第36-37页
  2. 可免责的信息披露义务人第37页
  3. 预先警示制度第37-38页
  4. 信息更新义务第38页
 (四) 制定《预测性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8-41页
  1. 披露内容第39-40页
  2. 披露形式第40页
  3. 披露时间跨度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