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主要工作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信任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信任的定义 | 第14-15页 |
·信任的作用 | 第15页 |
·信任的分类 | 第15-16页 |
·电子商务概述 | 第16-19页 |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特点 | 第16-18页 |
·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定义 | 第18-19页 |
·电子商务可信性的相关研究 | 第19-25页 |
·电子商务制度信任 | 第19-20页 |
·电子商务信任与感知风险 | 第20-21页 |
·电子商务信任动态研究 | 第21-23页 |
·电子商务客户信任 | 第23-25页 |
·电子商务可信性与隐私 | 第25页 |
·电子商务可信性与易用性 | 第25页 |
·电子商务可信性研究总结 | 第25-27页 |
3 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价指标选取 | 第27-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27页 |
·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制订 | 第27-28页 |
·问卷目的 | 第27页 |
·问卷的制订 | 第27页 |
·粗选指标的获取 | 第27-28页 |
·问卷回收与指标确定 | 第28-33页 |
·获得指标 | 第28-31页 |
·指标剔除解释 | 第31-32页 |
·指标检验 | 第32-33页 |
4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和选取 | 第33-44页 |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第33-37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种类 | 第33页 |
·综合评价的构成要素 | 第3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3-35页 |
·灰色评价法 | 第35-36页 |
·熵权法 | 第36-37页 |
·熵权灰色组合评价法 | 第37-44页 |
·评价方法选取分析 | 第37-38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8-42页 |
·确定各评价因素重要程度的权重 | 第42页 |
·获得熵值灰色评价值 | 第42-44页 |
5 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估模型 | 第44-56页 |
·模型框架 | 第44页 |
·模型的指标体系 | 第44-45页 |
·评价指标分析 | 第45-52页 |
·交易保障因素 | 第45-48页 |
·企业特征因素 | 第48-49页 |
·平台技术因素 | 第49-50页 |
·平台特征因素 | 第50-52页 |
·指标的等级划分 | 第52-55页 |
·评价方法的运用 | 第55页 |
·模型的使用步骤 | 第55-56页 |
6 模型实证应用 | 第56-65页 |
·A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证研究 | 第56-59页 |
·A企业背景 | 第56-57页 |
·A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估 | 第57-59页 |
·B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证研究 | 第59-62页 |
·B企业背景 | 第59-60页 |
·B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估 | 第60-62页 |
·实证结果解释与建议提出 | 第62-65页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研究成果 | 第65页 |
·研究局限 | 第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1 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的选择调查问卷 | 第71-74页 |
附录2 A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估调查问卷 | 第74-77页 |
附录3 B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性评估调查问卷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