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20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3页 |
| ·价值与价值哲学 | 第13-17页 |
| ·价值范畴的定义 | 第14-16页 |
| ·价值哲学的学科名称与学科定位 | 第16-17页 |
| ·马克思价值哲学形成的背景 | 第17-20页 |
| ·社会背景 | 第17-18页 |
| ·理论渊源 | 第18-20页 |
| 2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36页 |
| ·“改变世界”的价值哲学范式 | 第20-22页 |
| ·人的实践是具有自主性的创造活动 | 第20-21页 |
| ·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 | 第21-22页 |
| ·“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是价值的主体 | 第22-24页 |
| ·为我关系即是价值关系 | 第22-23页 |
| ·内在尺度即是价值尺度 | 第23-24页 |
| ·“个人自主活动”是价值产生的基础 | 第24-27页 |
| ·人的生存方式制约着人的价值追求 | 第24-25页 |
| ·历史即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 第25-26页 |
| ·现实的实践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 | 第26-27页 |
| ·“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是价值生成的路径 | 第27-30页 |
| ·价值在人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展现 | 第27-28页 |
| ·价值在人的不断自我超越中实现 | 第28-29页 |
| ·实践的特性决定了价值生成的无限性 | 第29-30页 |
| ·“个人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 | 第30-33页 |
| ·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片面发展 | 第30-31页 |
| ·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 第31页 |
|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 第31-33页 |
| ·“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共产党人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 | 第33-36页 |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 第34-35页 |
| ·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 第35-36页 |
| 3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评析 | 第36-45页 |
| ·价值哲学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36-38页 |
| ·价值实现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主题 | 第36页 |
| ·价值分析是马克思哲学的一贯方法 | 第36-37页 |
| ·价值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鲜明特色 | 第37-38页 |
|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8-41页 |
| ·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38-39页 |
| ·凸显了哲学的社会反思、批判与改造功能 | 第39-40页 |
| ·使价值理想与现实生活世界的统一成为可能 | 第40-41页 |
|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41-45页 |
| ·为当代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 第41-42页 |
| ·有益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42-43页 |
|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指导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