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探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由来 | 第9页 |
| ·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9-13页 |
| ·国内研究概况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概况综述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探索的条件 | 第14-20页 |
| ·物质经济条件 | 第14-16页 |
| ·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 第14-16页 |
| ·“虚拟化社会”的出现 | 第16页 |
| ·政治条件 | 第16-17页 |
| ·思想条件 | 第17-20页 |
| 3 实践内涵的进一步确证 | 第20-28页 |
| ·主客体相关性的凸显 | 第20-22页 |
| ·实践构成要素的变化 | 第22-25页 |
| ·实践主体综合能力的提高 | 第22-23页 |
| ·实践客体的复杂化 | 第23-24页 |
| ·实践中介的高科技化 | 第24-25页 |
| ·实践客观物质性特征的虚拟表现 | 第25-28页 |
| 4 实践形式的新变化 | 第28-37页 |
| ·实践具体形式的新界定 | 第29-33页 |
| ·创新实践与常规实践 | 第29-30页 |
| ·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 | 第30-31页 |
| ·认识性实践和改造性实践 | 第31-32页 |
| ·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 | 第32-33页 |
| ·实践具体形式的新特征 | 第33-37页 |
| ·多样性 | 第33-34页 |
| ·虚拟性 | 第34页 |
| ·全球性 | 第34-37页 |
| 5 实践尺度的时代特征 | 第37-41页 |
| ·价值尺度的凸显 | 第37-39页 |
| ·逻辑证明的虚拟化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