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成本统计与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主要概念及其说明 | 第12-14页 |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其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40页 |
·物流成本统计研究现状 | 第17-34页 |
·国外物流成本统计 | 第17-28页 |
·中国物流成本统计 | 第28-34页 |
·物流成本分析和预测研究现状 | 第34-40页 |
·物流成本分析研究现状 | 第35-38页 |
·物流成本预测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区域物流成本的统计 | 第40-64页 |
·区域物流统计的任务及意义 | 第40-41页 |
·基于国家物流成本统计方法的区域物流成本统计 | 第41-51页 |
·区域社会物流总额的统计 | 第41-45页 |
·区域社会物流平均费率的推算 | 第45-49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计算 | 第49-50页 |
·缺失数据的处理 | 第50-51页 |
·区域物流成本统计实例 | 第51-57页 |
·社会物流总额的计算 | 第52-53页 |
·社会物流总费用的计算 | 第53-57页 |
·区域物流成本历史数据估算模型 | 第57-60页 |
·区域物流成本历史数据估算实例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区域物流成本的评价 | 第64-73页 |
·区域物流成本评价指标 | 第64-67页 |
·物流成本与GDP的比例评价指标的不足 | 第65-66页 |
·物流成本与社会物流总额的比例 | 第66-67页 |
·区域物流成本评价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第67-69页 |
·区域物流成本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实例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区域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3-92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73-80页 |
·各因素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机理 | 第73-78页 |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78-79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的选取实例 | 第79-80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第80-86页 |
·“伪回归”和协整理论分析 | 第80-82页 |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82-83页 |
·协整检验 | 第83-85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85-86页 |
·区域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实例 | 第86-91页 |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86-88页 |
·协整检验 | 第88-90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区域物流成本的预测 | 第92-113页 |
·区域物流成本预测的必要性 | 第92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 | 第92-102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灰色预测 | 第93-97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误差修正模型预测 | 第97-99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BP神经网络预测 | 第99-100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变权组合预测 | 第100-102页 |
·区域物流成本的组合预测实例 | 第102-112页 |
·灰色预测 | 第103-105页 |
·误差修正模型预测 | 第105-108页 |
·BP神经网络预测 | 第108-111页 |
·变权组合预测 | 第111-112页 |
·预测结果比较 | 第112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结论 | 第113-114页 |
·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3页 |
附录 | 第123-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