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第2章 内外失衡下利率与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概述 | 第16-28页 |
·内外失衡与政策搭配的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米德冲突 | 第16页 |
·M-F 模型与蒙代尔政策分配原理 | 第16-17页 |
·斯旺曲线 | 第17-19页 |
·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的理论及模型 | 第19-23页 |
·利率平价模型 | 第19-20页 |
·购买力平价理论 | 第20页 |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 第20-21页 |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 第21页 |
·资产平衡模型 | 第21-22页 |
·金融深化角度上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 | 第22-23页 |
·内外失衡条件下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分析 | 第23-28页 |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传导途径 | 第24-25页 |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传导途径 | 第25-26页 |
·货币供给对利率、汇率的传导途径 | 第26-27页 |
·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功能分析 | 第27-28页 |
第3章 中国内外失衡及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28-47页 |
·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从投资、消费比例角度分析内部失衡 | 第29-30页 |
·从要素分配角度分析内部失衡 | 第30页 |
·从储蓄结构角度分析内部失衡 | 第30-31页 |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现状分析 | 第31-38页 |
·从经常项目账户分析外部失衡 | 第33-35页 |
·从资本和金融账户分析外部失衡 | 第35页 |
·从直接投资和净误差与遗漏账户分析外部失衡 | 第35-36页 |
·从外汇储备角度分析外部失衡 | 第36-37页 |
·从汇率角度分析外部失衡 | 第37-38页 |
·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38-47页 |
·实证方法简述 | 第39-40页 |
·变量选取及实证过程 | 第40-42页 |
·实证过程 | 第42-46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第4章 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第47-53页 |
·对中国利率传导机制失效的分析 | 第47-48页 |
·利率对储蓄和消费引导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作用有限性的分析 | 第48页 |
·对中国汇率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 第48-49页 |
·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单一 | 第48-49页 |
·外汇市场交易币种少,交易方式单一 | 第49页 |
·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 第49页 |
·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联动效应提高的合理化建议 | 第49-53页 |
·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49-50页 |
·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和金融体制的完善 | 第50-51页 |
·进一步加快货币市场建设 | 第51页 |
·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制度改革相配合 | 第51-52页 |
·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相配合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 | 第58-62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