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的重要意义 | 第11页 |
| ·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结构变形控制 | 第12页 |
| ·结构应力控制 | 第12-13页 |
| ·结构稳定控制 | 第13页 |
| ·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我国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理论 | 第18-23页 |
| ·施工控制的主要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 ·正装法 | 第18页 |
| ·倒装法 | 第18-19页 |
| ·无应力状态法 | 第19页 |
| ·正装法 | 第19-20页 |
| ·正装法计算的必要性 | 第19页 |
| ·正装法计算的特点 | 第19-20页 |
| ·正装法的不足 | 第20页 |
| ·倒装法 | 第20-21页 |
| ·倒装法计算的适用范围及必要性 | 第20-21页 |
| ·倒装法的特点 | 第21页 |
| ·倒装法的不足 | 第21页 |
| ·无应力状态法 | 第21-22页 |
| ·无应力状态法的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 ·无应力状态法的优点 | 第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有限元分析 | 第23-47页 |
| ·工程背景 | 第23-24页 |
| ·桥梁结构主要技术参数 | 第24-25页 |
| ·结构参数 | 第24页 |
| ·技术指标 | 第24-25页 |
| ·材料参数 | 第25页 |
| ·施工控制结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平面刚架有限单元法 | 第26-30页 |
| ·坐标系和符号规则 | 第26页 |
| ·单元坐标转换矩阵 | 第26-27页 |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27-29页 |
| ·总体刚度矩阵 | 第29页 |
| ·结构等效结点荷载 | 第29-30页 |
| ·结构的内力计算 | 第30页 |
| ·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 ·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8.0~GQJS9.3简介 | 第30-31页 |
| ·MIDAS/Civil简介 | 第31-32页 |
| ·结构计算基本参数确定 | 第32-34页 |
| ·计算参数取值 | 第32-33页 |
| ·荷载 | 第33-34页 |
| ·合拢方案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 ·边跨合拢,体系转换,合拢中跨 | 第34-35页 |
| ·边跨合拢,体系不转换,合拢中跨 | 第35页 |
| ·验算依据及验算阶段 | 第35页 |
| ·验算时未确定的参数及因数 | 第35-36页 |
| ·不同合拢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MIDAS/CIVIL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37-41页 |
| ·施工阶段划分及钢束张拉分批情况 | 第38页 |
| ·结构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 第38-39页 |
| ·预拱度计算结果 | 第39页 |
| ·关键截面不同施工状态下应力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 ·GQJS平面有限元分析 | 第41-45页 |
| ·建模与计算 | 第41-42页 |
| ·预拱度计算结果 | 第42页 |
| ·关键截面不同施工状态下关键点的应力计算结果 | 第42-44页 |
| ·设计院预拱度分析 | 第44-45页 |
| ·施工预拱度 | 第45页 |
| ·悬臂施工阶段偏载分析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主梁线形控制 | 第47-59页 |
| ·施工预拱度控制指令 | 第47-49页 |
| ·施工预拱度控制原理 | 第47-48页 |
| ·预拱度指令 | 第48-49页 |
| ·箱梁线形监测 | 第49-51页 |
| ·结构几何形状测量 | 第50页 |
| ·箱梁挠度跟踪观测 | 第50页 |
| ·箱梁立模标高抽查 | 第50页 |
| ·箱梁顶面高程测量 | 第50-51页 |
| ·对称截面相对高差直接测量 | 第51页 |
| ·多跨线形通测 | 第51页 |
| ·测量误差分析 | 第51-52页 |
| ·线形监测与控制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 ·合拢段的相对高差 | 第52页 |
| ·立模标高偏差 | 第52-53页 |
| ·截面几何尺寸偏差 | 第53页 |
| ·竖曲线偏差 | 第53页 |
| ·箱梁混凝土表面高程测量及成桥线形 | 第53-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箱梁截面应力测试与分析 | 第59-81页 |
| ·概述 | 第59页 |
| ·箱梁混凝土结构应变测量 | 第59-64页 |
| ·混凝土钢弦应变计 | 第59-60页 |
| ·控制截面及测点布置 | 第60-63页 |
| ·钢弦应变计埋设 | 第63-64页 |
| ·应力测试方法 | 第64-65页 |
| ·应力测试与误差分析 | 第65-70页 |
| ·钢弦应变计位置误差 | 第66页 |
| ·钢弦应变计调零 | 第66页 |
| ·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 | 第66-67页 |
| ·混凝土应变滞后影响 | 第67页 |
| ·温度影响 | 第67-68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 | 第68-70页 |
| ·箱梁结构应力测量结果 | 第70-78页 |
| ·箱梁根部应力测量结果 | 第70-72页 |
| ·箱梁其它部位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72-78页 |
| ·箱梁结构应力分析 | 第78-79页 |
| ·箱梁悬浇施工阶段 | 第78-79页 |
| ·箱梁合拢至二期恒载完成 | 第79页 |
| ·小结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附录 | 第82-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