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第一节 核酸荧光和共振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核酸的荧光探针 | 第14-15页 |
2.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探针 | 第15-18页 |
第二节 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18-27页 |
1.贵金属纳米粒子 | 第18-25页 |
2.半导体纳米粒子 | 第25-26页 |
3.有机高分子纳米粒子 | 第26-27页 |
4.纳米生物复合探针 | 第27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2.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纳米银-AL(Ⅲ)-核酸共振光散射体系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 第29-42页 |
1.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机理探讨 | 第37-41页 |
4.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铬黑T-纳米银-核酸体系共振光猝灭效应及相互作用研究 | 第42-57页 |
1.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3.机理探讨 | 第49-55页 |
4.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姜黄素-CTAB-纳米银-核酸体系荧光增强效应的研究 | 第57-72页 |
1.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59-72页 |
·荧光光谱 | 第59-60页 |
·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60-65页 |
·分析应用 | 第65页 |
·机理探讨 | 第65-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第四章 盐酸小檗碱-纳米银-核酸体系荧光增强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研究 | 第72-84页 |
1.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74-79页 |
3.机理探讨 | 第79-83页 |
4.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4-1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