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31页 |
1 地下鼠及其对洞穴环境的适应 | 第9-16页 |
·地下鼠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生境特点 | 第9-10页 |
·地下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的生理适应 | 第10-11页 |
·地下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的分子适应 | 第11-12页 |
·高原鼢鼠及其对洞穴环境的适应 | 第12-16页 |
2 高海拔地面动物及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 | 第16-26页 |
·高海拔地面动物的生境特点 | 第16页 |
·高海拔地面动物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 | 第16-19页 |
·高海拔地面动物对高原低氧环境的分子适应 | 第19页 |
·高原鼠兔及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 | 第19-26页 |
3 动物心脏对低氧的应答和适应 | 第26-31页 |
第二章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的适应机制 | 第31-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42页 |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42页 |
·统计方法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4页 |
·心脏/体重比与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 大鼠心肌HIF-1αmRNA 的表达水平 | 第43页 |
·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 大鼠心肌Mb 在mRNA 水平的表达及其在心肌中的含量 | 第43-46页 |
·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 大鼠心肌VEGF_(165) 在mRNA 水平的表达及心肌微血管密度 | 第46-49页 |
·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 大鼠心肌线粒体含量、大小和表面积 | 第49-50页 |
·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 大鼠心肌中LDH 活力、LD 含量以及LDH 同工酶的差异 | 第50-51页 |
·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 大鼠心肌LDH-A 和LDH-B 在mRNA 水平的表达 | 第51-54页 |
3. 讨论 | 第54-59页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形态对二者低氧适应的意义 | 第54页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肌线粒体对二者低氧适应的意义 | 第54-55页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肌HIF-1α对二者低氧适应的意义 | 第55-56页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肌肌红蛋白对低氧适应的意义 | 第56页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肌VEGF_(165) mRNA 和微血管对低氧适应的意义 | 第56-57页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肌乳酸脱氢酶对低氧适应的意义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