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种子寿命 | 第10页 |
·种子贮藏过程中老化与劣变的生理基础 | 第10-17页 |
·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 第10-12页 |
·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12页 |
·膜脂的氧化和过氧化作用 | 第12页 |
·酶活性的变化 | 第12-13页 |
·蛋白质的变化 | 第13-14页 |
·核酸的变化 | 第14-15页 |
·呼吸作用与ATP含量的变化 | 第15页 |
·合成能力的变化 | 第15-16页 |
·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16页 |
·有毒物质的积累 | 第16-17页 |
·杉木、马尾松种子贮藏 | 第17-19页 |
·种子的贮藏条件 | 第17-18页 |
·种子贮藏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种子贮藏 | 第19-22页 |
·种子干燥与含水量测定 | 第19页 |
·种子贮藏方法 | 第19页 |
·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测定 | 第19-20页 |
·相对电导率测定 | 第20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20-21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2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21-22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测定 | 第22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22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70页 |
·杉木种子贮藏 | 第23-46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发芽率的变化 | 第23-26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简化活力指数的变化 | 第26-27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27-30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第30-33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33-36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 | 第36-39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含量变化 | 第39-42页 |
·杉木种子贮藏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42-46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 | 第46-69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发芽率的变化 | 第46-48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简化活力指数的变化 | 第48-50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50-53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第53-56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56-59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59-62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的变化 | 第62-65页 |
·马尾松种子贮藏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65-69页 |
·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69-70页 |
4 讨论 | 第70-77页 |
·种子发芽率变化与活力变化之间的关系 | 第70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贮藏的影响 | 第70-71页 |
·低温贮藏与种子玻璃化 | 第71-73页 |
·贮藏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 第73页 |
·贮藏期间种子生理生化状况的变化 | 第73-76页 |
·种子活力与种子内部生理生化之间的关系 | 第76-77页 |
5 主要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详细摘要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