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虚假广告现象原因及危害 | 第14-28页 |
·我国虚假广告的现象与特征 | 第14-22页 |
·虚假广告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 第14-18页 |
·我国虚假广告的现象 | 第18-20页 |
·虚假广告的特征 | 第20-22页 |
·虚假广告的产生原因 | 第22-25页 |
·广告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22-24页 |
·消费者方面的原因 | 第24-25页 |
·虚假广告的危害 | 第25-28页 |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25-26页 |
·侵犯了其他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 第26页 |
·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 第26-27页 |
·造成社会资源巨大的浪费 | 第27页 |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 第27-28页 |
第3章 虚假广告法律规制的现状与缺陷 | 第28-31页 |
·广告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8-29页 |
·虚假广告概念和认定标准不明确 | 第28页 |
·审查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8-29页 |
·互联网虚假广告立法滞后 | 第29页 |
·虚假广告违法成本低 | 第29页 |
·审查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29-31页 |
·广告审查制度存在缺陷 | 第30页 |
·广告监管的手段有限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虚假广告法律规制制度的完善 | 第31-44页 |
·明确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 | 第34-35页 |
·虚假广告概念和认定标准需要明确 | 第34页 |
·扩大虚假广告的外延 | 第34-35页 |
·完善虚假广告法律责任制度 | 第35-37页 |
·增加虚假广告责任主体 | 第35-36页 |
·加大处罚力度 | 第36页 |
·广告主体无过错责任制度 | 第36-37页 |
·建立健全举证倒置制度 | 第37页 |
·完善事前审查制度 | 第37-38页 |
·尽快完善互联网广告立法 | 第38-39页 |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 第39-41页 |
·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第40页 |
·社会团体的监督 | 第40页 |
·完善举报制度 | 第40-41页 |
·加强广告业自律建设 | 第41-42页 |
·追究刑事责任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