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的经济学解释 | 第16-26页 |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 第16页 |
·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 | 第16页 |
·有助于银行提高金融资本的运作效率 | 第16-17页 |
·有利于提高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效率 | 第17页 |
·交易成本理论与个人信用征信制度 | 第17-21页 |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17-20页 |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征信制度分析 | 第20-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个人征信制度 | 第21-2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分析 | 第22-26页 |
第3章 金融生态视角下韶关市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分析 | 第26-38页 |
·金融生态与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关联性 | 第26-30页 |
·金融生态的内涵 | 第26-28页 |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与金融生态优化密切关联 | 第28-30页 |
·金融生态欠佳已成为韶关市个人征信制度建设的羁绊 | 第30-34页 |
·金融生态欠佳的基本表现 | 第30-32页 |
·金融生态欠佳对韶关市金融业带来的影响 | 第32-34页 |
·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韶关市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剖析 | 第34-38页 |
·韶关市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的现状 | 第34-35页 |
·韶关市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第4章 国内外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模式比较 | 第38-47页 |
·主要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模式借鉴 | 第38-42页 |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 | 第38-39页 |
·以欧洲为代表的中央银行模式 | 第39-40页 |
·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协会模式 | 第40-42页 |
·国内主要地区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建设模式借鉴 | 第42-44页 |
·上海征信 | 第42-43页 |
·深圳征信 | 第43页 |
·北京征信 | 第43-44页 |
·经验借鉴与模式选择 | 第44-47页 |
第5章 基于金融生态改善的韶关市个人信用评分模型构建 | 第47-56页 |
·个人信用评分原理和模型 | 第47-50页 |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构建 | 第50-53页 |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50页 |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 | 第50-53页 |
·信用评分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53-56页 |
第6章 完善韶关市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56-61页 |
·以政府为导向构建起金融生态自调节机制 | 第56-57页 |
·强化数据库建设着力提高个人信用信息质量 | 第57-58页 |
·打破信息壁垒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 | 第58-59页 |
·推进韶关市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市场化运作 | 第59页 |
·加快信用立法 | 第59-60页 |
·加强地方信用文化建设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