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意义和范围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图 | 第8-10页 |
上篇:概况篇 | 第10-51页 |
第二章 中国生态村概况 | 第10-51页 |
·中国现有生态村简介 | 第10-42页 |
·海南省,关键词:全省建设,遍地开花,环境优美,热带作物,华侨 | 第11页 |
·山西省,关键词:煤矿工业带动农村建设 | 第11-12页 |
·四川省,关键词:花卉种植,农家乐 | 第12-14页 |
·黑龙江省,关键词:沼气,湿地旅游 | 第14-15页 |
·广东省,关键词:岭南水乡游,民营企业,生态农业示范农场 | 第15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键词:养殖,沼气,种植,漓江 | 第15-16页 |
·湖北省,关键词:垃圾回收,沼气池 | 第16-17页 |
·湖南省,关键词:沼气,省柴灶 | 第17页 |
·辽宁省,关键词:山区生态农业模式,能源生态村 | 第17-18页 |
·青海省,关键词:沼气 | 第18页 |
·陕西省,关键词:乡风文明,文明村 | 第18-19页 |
·甘肃省,关键词:每年创建一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或生态村,“五位一体” | 第19页 |
·云南省,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村,新农村建设样本村 | 第19-21页 |
·贵州省,关键词:沼气-种植业-养殖业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示范村 | 第21页 |
·河北省,关键词:文明生态试点村 | 第21-22页 |
·河南省,关键词:办好龙头企业强壮集体经济 | 第22-23页 |
·浙江省,关键词:紧跟时代变化而发展,第三产业兴起 | 第23-25页 |
·江西省,关键词:青山绿水,民风纯朴 | 第25页 |
·江苏省,关键词:农业的原始积累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反哺农业 | 第25-27页 |
·吉林省,关键词:分级建设生态村,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 第27页 |
·山东省,关键词:太阳能打造全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村,烟草富民 | 第27-28页 |
·安徽省,关键词:工业强村 | 第28-29页 |
·福建省,关键词:兴建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合作 | 第29-30页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键词:交通通畅是前提,养殖业带来经济发展 | 第30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键词:工业转型,环保先行 | 第30-31页 |
·西藏自治区,关键词:原生态,始开展 | 第31页 |
·内蒙古自治区,关键词:林业,畜牧业,民俗旅游 | 第31页 |
·天津市,关键词:逐步建设,标准型和示范型文明生态村并重 | 第31页 |
·北京市,关键词:历史悠久,稳步发展 | 第31-32页 |
·上海市,关键词:土地价值的体现 | 第32-33页 |
·台湾,关键词:精致现代农家景观 | 第33-35页 |
·中国现有生态村总结 | 第35-42页 |
·中国现有生态村分类 | 第42-45页 |
·按产业区分 | 第42-43页 |
·按能源使用区分 | 第43页 |
·按地理位置区分 | 第43-44页 |
·按开发模式区分 | 第44页 |
·按景观资源区分 | 第44页 |
·按当地固有资源的多寡区分 | 第44-45页 |
·中外生态村的主要不同点 | 第45-51页 |
·居住者不同 | 第45-46页 |
·产业发展和循环经济不同 | 第46-47页 |
·建成模式不同 | 第47-48页 |
·管理者和管理方式不同 | 第48-49页 |
·特例分析 | 第49-51页 |
下篇:分析篇 | 第51-73页 |
第三章 现有生态村,生态农业政策及其分析 | 第51-60页 |
·现有政策 | 第51-54页 |
·中国农村现状 | 第51-52页 |
·中国农业与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52页 |
·中国农村重大决策 | 第52-53页 |
·当前主要农业政策 | 第53-54页 |
·当前主要生态村政策 | 第54页 |
·现有政策分析 | 第54-60页 |
·生态技术政策分析 | 第55页 |
·生态管理政策分析 | 第55页 |
·生态文明政策分析 | 第55-57页 |
·生态经济政策分析 | 第57页 |
·以海南生态省现有生态政治为例进行分析 | 第57-60页 |
第四章 政府在生态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60-66页 |
·政府地位 | 第60-61页 |
·生态村建设的发起者——最初的理论探索和数据统计 | 第60页 |
·生态村建设的资金提供者——资金到位 | 第60-61页 |
·生态村建设的实践者——官员到位,政策到位 | 第61页 |
·生态村建设的验收者——国家级生态村的评定 | 第61页 |
·政府职能 | 第61-66页 |
·政府主要职能的转变 | 第61-62页 |
·生态软实力的提出 | 第62-63页 |
·生态软实力的具体内容 | 第63-65页 |
·中国生态村建设与生态软实力建设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新的政策建议 | 第66-73页 |
·生态技术政策补充 | 第66-68页 |
·生态建筑技术的推广 | 第66-68页 |
·生态景观技术的推广 | 第68页 |
·生态管理政策补充 | 第68-69页 |
·生态文明政策补充 | 第69-70页 |
·循环经济政策补充 | 第70-71页 |
·最后的总结——特殊发展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