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凸起南倾没端勘探地震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地震属性分析 | 第12-32页 |
·相干体分析技术 | 第12-16页 |
·相干体的概念 | 第12-13页 |
·相干体计算原理 | 第13-15页 |
·相干体解释断层的过程与步骤 | 第15页 |
·相干技术的优点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第15-16页 |
·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 第16-19页 |
·可视化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维可视化与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 第17-18页 |
·全三维地震解释的一般流程及特点 | 第18-19页 |
·属性分析技术 | 第19-28页 |
·振幅特征统计类 | 第19-21页 |
·复地震道属性 | 第21-23页 |
·功率谱特征属性 | 第23-24页 |
·傅立叶谱特征分析 | 第24-26页 |
·相关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地震反演技术 | 第28-32页 |
·地震反演概况 | 第28-29页 |
·测井约束反演 | 第29-32页 |
第三章 A区构造特征分析 | 第32-53页 |
·研究区勘探概况 | 第32页 |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 第32-43页 |
·基础资料分析 | 第32-36页 |
·合成记录及层位标定 | 第36-38页 |
·速度分析 | 第38页 |
·地震反射波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解释流程 | 第40-41页 |
·解释方法 | 第41-43页 |
·构造特征分析 | 第43-53页 |
·郯庐走滑断裂的成因机理 | 第43-44页 |
·新生代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的特征 | 第44-48页 |
·郯庐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第48-51页 |
·走滑运动与伸展运动的关系 | 第51-53页 |
第四章 A区储层特征分析 | 第53-62页 |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处理 | 第53-57页 |
·地震反演方法 | 第53-54页 |
·合成记录与测井曲线重构 | 第54-57页 |
·储层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 第57-62页 |
·已钻井分析 | 第57页 |
·地震相分析 | 第57-58页 |
·属性分析 | 第58-60页 |
·反演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