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循环机组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电站仿真的发展和意义 | 第11-14页 |
·电站仿真的发展 | 第11-13页 |
·电站仿真的意义 | 第13-14页 |
·电站仿真系统简介 | 第14-19页 |
·电站仿真系统的一般构成 | 第14-17页 |
·电站仿真系统的分类 | 第17-18页 |
·国内、外电站仿真系统的对比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介绍 | 第21-25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特点与分类 | 第21-22页 |
·宝钢电厂单烧低热值高炉煤气联合循环机组特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宝钢电厂联合循环机组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32页 |
·仿真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第25-27页 |
·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31页 |
·仿真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仿真系统各部分功能设计 | 第28-30页 |
·仿真系统详细设计及功能特点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本课题使用的仿真系统软件及建模方法 | 第32-47页 |
·仿真系统软件 | 第32-41页 |
·SimExec 执行系统(仿真支撑系统) | 第33-34页 |
·GElectric+~(TM) 系统 | 第34-35页 |
·GFlow+系统 | 第35-37页 |
·GControl+~(TM) 系统 | 第37-38页 |
·对象系统建模工具Jtopmeter | 第38-39页 |
·教练员站软件Jstation | 第39页 |
·人机界面开发工具Jdesigner | 第39-41页 |
·建模方法 | 第41-46页 |
·图形化建模方法 | 第41-42页 |
·流体网络技术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联合循环机组仿真建模 | 第47-72页 |
·联合循环对象模型的建立 | 第47-66页 |
·燃气轮机系统仿真建模 | 第47-54页 |
·蒸汽轮机系统仿真建模 | 第54-59页 |
·余热锅炉系统仿真建模 | 第59-64页 |
·典型故障仿真建模 | 第64-66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66-69页 |
·热控系统仿真要求 | 第66-68页 |
·热控系统模型仿真 | 第68-69页 |
·仿真系统效果验证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