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概述第11-16页
 第一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立法沿革第11-12页
 第二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概念和属性第12-16页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概念和特点第12-13页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属性第13-16页
第二章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第16-29页
 第一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客体第16-19页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第16-17页
  二、本罪的犯罪对象第17-19页
 第二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客观方面第19-26页
  一、本罪行为内容中“虚假恐怖信息”的定性第19-20页
  二、本罪行为方式中“编造”、“故意传播”的含义第20-22页
  三、如何认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第22-26页
 第三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主观方面第26-29页
第三章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司法适用第29-44页
 第一节 关于选择性罪名及具体罪名确定的问题第29-34页
  一、本罪选择性罪名的讨论第29-31页
  二、本罪罪名的个案适用第31-34页
 第二节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界限第34-38页
  一、本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界限第34-36页
  二、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第36页
  三、本罪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界限第36-38页
 第三节 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方式敲诈钱财的行为定性第38-44页
  一、以编造并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方式敲诈钱财的判例第38-39页
  二、理论界的相关观点分析第39-41页
  三、以编造并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方式敲诈钱财的法律适用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继共犯研究
下一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理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