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流量特征的P2P应用分析与控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2-13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4页
2 P2P流量检测技术基础第14-21页
   ·P2P技术概述第14-18页
     ·P2P工作原理第14-16页
     ·P2P技术特点第16-17页
     ·P2P技术应用第17-18页
   ·P2P流量识别技术第18-20页
     ·基于端口的识别第19页
     ·深度包检测(DPI)第19页
     ·传输层特征识别第19-20页
     ·IP层流量识别第20页
     ·基于UDP控制信息识别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P2P网络协议分析第21-36页
   ·数据包特征分析第21-26页
     ·BitTorrent特征分析第21-23页
     ·PPlive特征分析第23-24页
     ·eMule特征分析第24-26页
   ·流特征分析系统第26-30页
     ·系统设计第27-28页
     ·系统实现第28-30页
   ·数据流特征分析第30-35页
     ·HTTP流特征分析第30-31页
     ·PPlive流特征分析第31-32页
     ·BitTorrent流特征分析第32-34页
     ·eMule流特征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P2P流量识别模块设计与实现第36-61页
   ·需求分析第36-38页
     ·流量识别系统的部署第37页
     ·系统功能模块第37-38页
   ·P2P识别系统结构设计第38-40页
   ·数据包捕获第40-46页
     ·WpdPack简介第40-41页
     ·网络数据包捕获原理第41-42页
     ·Windows下捕获数据包的结构第42-43页
     ·Winpcap捕获网络数据包步骤第43页
     ·网络数据包捕获实现第43-46页
   ·数据包分析第46-50页
     ·数据包封装第46-47页
     ·数据包分层解析第47-50页
   ·P2P应用识别第50-55页
     ·特征存储第52页
     ·识别过程实现第52-55页
   ·日志记录模块第55-56页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第56-60页
     ·识别网络部署第57页
     ·功能测试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1-62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1页
   ·下一步工作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作者简历第64-6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M模型的IPv6可控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专用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