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专著类 | 第12-14页 |
·与选题相关的硕博士论文及期刊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服装 | 第15页 |
·服装设计 | 第15页 |
·现代服装设计 | 第15-16页 |
·图案 | 第16页 |
·时尚、审美 | 第16-17页 |
·刺绣 | 第17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概述 | 第19-37页 |
·引言 | 第19页 |
·刺绣的悠久历史 | 第19-24页 |
·苗族刺绣图案概述 | 第24-28页 |
·苗族的历史源流 | 第24-26页 |
·苗族刺绣图案的历史源流 | 第26-28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类型 | 第28-35页 |
·动物图案 | 第28-31页 |
·植物图案 | 第31页 |
·几何图案 | 第31-35页 |
·其他综合图案 | 第35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分布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制作工艺及材料 | 第37-45页 |
·引言 | 第37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制作工艺 | 第37-42页 |
·针法 | 第37-41页 |
·制作流程 | 第41-42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制作材料及工具 | 第42-44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工具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分析 | 第45-63页 |
·引言 | 第45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构成形式 | 第45-51页 |
·单独纹样 | 第45-47页 |
·适合纹样 | 第47-48页 |
·连续纹样 | 第48-50页 |
·综合纹样 | 第50-51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色彩特征 | 第51-53页 |
·色彩的运用 | 第51页 |
·色彩的搭配 | 第51-53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主题 | 第53-58页 |
·自然主题 | 第53-55页 |
·历史主题 | 第55-56页 |
·图腾主题 | 第56-58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美学特征 | 第58-61页 |
·广袤深邃的空间美 | 第58-59页 |
·神采飞逸的动感美 | 第59页 |
·超越模拟的虚幻美 | 第59-60页 |
·异彩缤纷的色彩美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63-81页 |
·引言 | 第63页 |
·现代服装设计 | 第63-65页 |
·图案装饰 | 第63页 |
·形式美法则 | 第63-65页 |
·对称与均衡 | 第63-64页 |
·节奏与韵律 | 第64页 |
·对比与调和 | 第64-65页 |
·比例 | 第65页 |
·现代服装设计中刺绣图案的应用 | 第65-71页 |
·童装 | 第65-66页 |
·女装 | 第66-69页 |
·男装 | 第69-71页 |
·黔东南苗族服饰刺绣图案与现代服饰刺绣图案的共性特征 | 第71-74页 |
·色彩搭配方式的共性特征 | 第71-72页 |
·图案运用部位的共性特征 | 第72-73页 |
·图案构成形式的共性特征 | 第73-74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探索 | 第74-78页 |
·小结 | 第78-81页 |
第六章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 第81-87页 |
·引言 | 第81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现状 | 第81-83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保护 | 第83-84页 |
·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的开发利用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87-89页 |
·论文的总结 | 第87-88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A:插图索引 | 第95-97页 |
附录B:苗族刺绣图案图例 | 第97-99页 |
附录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