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6页 |
·合作学习 | 第9-20页 |
·合作学习的概念 | 第9-10页 |
·合作学习的实施 | 第10-15页 |
·合作学习的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知识建构的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知识建构的概述 | 第20-22页 |
·合作学习中的知识建构 | 第22-24页 |
·研究价值 | 第24-26页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 | 第27-31页 |
·被试 | 第27页 |
·被试的选取 | 第27页 |
·小组构成 | 第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程序 | 第28-29页 |
·前期的准备 | 第28页 |
·预测 | 第28-29页 |
·正式施测 | 第29页 |
·编码 | 第29-31页 |
·编码工具 | 第29页 |
·编码依据 | 第29-30页 |
·编码方式 | 第30-31页 |
4 研究一 小学生合作学习整体状况 | 第31-34页 |
·编码维度 | 第31-32页 |
·编码维度的确定 | 第31页 |
·编码效度检验 | 第31-32页 |
·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5 研究二 小学生合作学习知识建构类型 | 第34-43页 |
·合作学习小组互动对话的编码 | 第34-39页 |
·筛选有效对话准则 | 第34页 |
·初级编码细则 | 第34-35页 |
·二级编码细则 | 第35-36页 |
·三级编码细则 | 第36-39页 |
·编码效度检验和效度反思 | 第39-40页 |
·编码效度检验 | 第39-40页 |
·编码效度反思 | 第40页 |
·模型建构 | 第40-43页 |
6 研究三 不同成绩水平合作学习小组的互动状况研究 | 第43-46页 |
·6 个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成绩水平差异 | 第43-44页 |
·不同成绩水平合作学习小组在互动类型上的差异比较 | 第44-46页 |
7 讨论 | 第46-52页 |
·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总体状况 | 第46页 |
·小学生合作学习知识建构 | 第46-49页 |
·合作学习小组在知识建构类型上的差异 | 第49-52页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52-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研究反思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8页 |
附录1 教师上课材料(部分) | 第60-62页 |
附录2 学生讨论材料(部分) | 第62-63页 |
附录3 学生测试试题(部分) | 第63-64页 |
附录4 小组录音转录文本(部分) | 第64-66页 |
附录5 编码细则(部分)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