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生物信息学简介 | 第10-12页 |
·生物信息学的定义 | 第10页 |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蛋白质相关知识 | 第12-17页 |
·20种氨基酸简介 | 第12-14页 |
·蛋白质的结构 | 第14-16页 |
·蛋白质的功能 | 第16-17页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7-18页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意义 | 第17页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相关方法与数据库介绍 | 第20-27页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简介 | 第24-27页 |
·DIP数据库 | 第25页 |
·BIND数据库 | 第25页 |
·MIPS数据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支持向量机及相关软件介绍 | 第27-36页 |
·支持向量机简介 | 第27-30页 |
·支持向量机产生与发展 | 第27-28页 |
·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28-30页 |
·MATLAB软件介绍 | 第30-32页 |
·MATLAB概述 | 第30-31页 |
·MATLAB语言的优势及特点 | 第31-32页 |
·LIBSVM软件介绍 | 第32-35页 |
·EmEditor编辑器介绍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验数据来源构建处理及预测结果评价方法 | 第36-39页 |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正数据集的构建 | 第36页 |
·负数据集的构建 | 第36-37页 |
·独立预测数据集的构建 | 第37页 |
·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选取 | 第37-38页 |
·蛋白质序列数据的表达 | 第38页 |
·预测结果的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 第39-47页 |
·氨基酸五位编码方法预测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 第39-43页 |
·氨基酸五位编码方式 | 第39页 |
·SVM最适参数的选择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预测结果和讨论 | 第40-43页 |
·氨基酸7个理化参数编码方法预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 第43-46页 |
·氨基酸7个理化参数编码方式 | 第43-44页 |
·SVM最优参数选择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预测结果和讨论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