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4-16页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区域选择及说明第17-19页
2 农业低碳化发展及其经验借鉴第19-29页
   ·理论分析第19-24页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内涵第19-21页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第21-23页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第23-24页
   ·经验借鉴第24-29页
     ·国际:日本的农业低碳化发展第24-26页
     ·国内:福建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第26-27页
     ·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启示第27-29页
3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历史考察第29-38页
   ·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第29-30页
     ·农业自然资源第29页
     ·农业经济资源第29-30页
   ·成都平原农业生产方式的演替及其碳循环特征第30-33页
     ·传统农业阶段第30-31页
     ·石油农业阶段第31-32页
     ·碳循环特征第32-33页
   ·成都平原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碳循环变化第33-38页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第33-35页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第35-36页
     ·碳循环变化第36-38页
4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现状解析第38-48页
   ·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第38-41页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第38-39页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第39-40页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第40-41页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估第41-46页
     ·评价方法第41-42页
     ·指标选择第42-43页
     ·评价结果第43-46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6-48页
5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模式探索第48-53页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第48-49页
   ·成都平原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探索第49-53页
     ·农业生产经营节约模式第49-50页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第50-51页
     ·农业碳汇开发模式第51页
     ·特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第51-53页
6 结论与不足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博白县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确山县双河乡农村低保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