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选题的现实基础 | 第9-10页 |
·选题的理论价值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与进路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论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第17-27页 |
·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第17-22页 |
·法治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美国对外贸易法治范畴的界定 | 第21-22页 |
·美国对外贸易法治的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美国对外贸易法治的国内意义 | 第22-24页 |
·美国对外贸易法治的国际意义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美国对外贸易立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 第27-39页 |
·美国对外贸易立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成就 | 第27-33页 |
·立法权的授予具有宪政基础 | 第27-29页 |
·立法权的行使程序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29-31页 |
·立法制度具有形式科学性 | 第31-33页 |
·美国对外贸易立法阶段法治建设的不足 | 第33-37页 |
·国际立法层面的单边主义对国际法制的损害 | 第33-35页 |
·国内立法层面立法内容受利益需求的制约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美国对外贸易执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 第39-53页 |
·美国对外贸易执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成就 | 第39-46页 |
·美国对外贸易执法主体职能具有法定性 | 第39-41页 |
·执法主体的权力具有相互制衡性 | 第41-43页 |
·执法的"正当程序"具有完整性 | 第43-46页 |
·美国对外贸易执法阶段法治建设的不足 | 第46-51页 |
·执法部门滥用自由裁量权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 第46-49页 |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局限性 | 第49-50页 |
·执法效果受主体法治素养的制约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美国对外贸易守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 第53-62页 |
·美国对外贸易守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成就 | 第53-59页 |
·美国对外贸易各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 | 第53-56页 |
·美国对外贸易守法的促进制度 | 第56-59页 |
·美国对外贸易守法阶段法治建设的不足 | 第59-61页 |
·最佳可获信息原则的惩罚性违背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原则 | 第59-60页 |
·301条款的域外霸权对国家主权原则的侵蚀 | 第60页 |
·守法主体法定权利与义务的巨大差异与公平原则的背离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美国对外贸易法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62-73页 |
·我国对外贸易法治建设的现况 | 第62-64页 |
·我国对外贸易立法阶段法治建设的现况 | 第62-63页 |
·我国对外贸易执法阶段法治建设的现状 | 第63-64页 |
·我国对外贸易守法阶段法治建设的现状 | 第64页 |
·加强我国对外贸易法治建设的思考 | 第64-72页 |
·加强对外贸易立法方面法治建设的建议 | 第64-68页 |
·强化对外贸易执法阶段法治建设的措施 | 第68-70页 |
·培育对外贸易守法机制的社会根基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