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 第16-25页 |
·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概念 | 第16页 |
·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 第16-18页 |
·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个人理财业务服务流程 | 第19-20页 |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0-23页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3页 |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第23-24页 |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25-29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25-27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 第27-29页 |
·由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的转变 | 第27页 |
·由单一的网点服务向电子网络化服务转变 | 第27-28页 |
·由同质化服务向个性化、品牌化服务转变 | 第28-29页 |
第4章 发达国家(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7页 |
·发达国家(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美洲花期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 第30-31页 |
·花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介绍 | 第30-31页 |
·花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 第31页 |
·欧洲汇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 第31-32页 |
·汇丰银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介绍 | 第32页 |
·汇丰银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 第32页 |
·香港东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 第32-34页 |
·东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介绍 | 第33页 |
·东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 第33-34页 |
·中国台湾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 | 第34-35页 |
·台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介绍 | 第34页 |
·台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 第34-35页 |
·发达国家(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个人理财服务专业化 | 第35页 |
·建立了完备的外部金融市场环境 | 第35页 |
·建立了健全的营销体系 | 第35-36页 |
·注重客户分层与市场定位 | 第36-37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43页 |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居民理财需求的增加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直接原因 | 第37-39页 |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第39-40页 |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 | 第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 | 第40页 |
·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不足,导致部分客户流失 | 第40-41页 |
·居民理财观念滞后 | 第41页 |
·金融业分业经营限制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 第41页 |
·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 | 第41-42页 |
·信息技术不发达 | 第42页 |
·风险提示不够明确 | 第42-43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加强理财产品的品牌建设 | 第43-44页 |
·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 | 第43-44页 |
·加强理财产品的品牌建设 | 第44页 |
·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 第44页 |
·细分客户群体,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 第44-46页 |
·根据地方差异实行市场细分 | 第45页 |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市场细分 | 第45-46页 |
·根据消费心理进行市场细分 | 第46页 |
·培养客户的理财意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第46-47页 |
·培养客户的理财意识 | 第46页 |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第46-47页 |
·加大技术的投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 | 第47-48页 |
·构建个人理财渠道 | 第47-48页 |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 | 第48页 |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8-49页 |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监管机制 | 第49-51页 |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9-50页 |
·对投资者进行必要的风险教育与信息披露 | 第50-5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论文总结 | 第51页 |
·不足之处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