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切入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解析第14-21页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第14-16页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现实第14-16页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所面临的困境第16页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第16-21页
第3章 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与《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之冲突第21-32页
   ·劳务派遣市场准入的门槛过低,导致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权利泛化第21-24页
     ·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过低第21-23页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不明确第23-24页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模糊化第24-26页
     ·同工同酬权模糊化第24-25页
     ·结社权模糊化第25-26页
   ·责任分配不当,劳动者的劳动权运行受阻第26-29页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第29-32页
     ·劳务派遣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不明确第29-30页
     ·被派遣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过高第30-32页
第4章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建议第32-41页
   ·提高劳务派遣市场准入门槛第32-34页
     ·严格劳务派遣单位设立条件第32-33页
     ·明确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第33-34页
   ·明确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第34-37页
     ·同工同酬权第34-36页
     ·结社权第36-37页
   ·合理分配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第37-38页
     ·明确连带责任的承担范围第37页
     ·区分连带责任是一般连带责任还是补充连带责任第37-38页
     ·明确最终责任的承担第38页
   ·完善相应的权利救济机制第38-41页
     ·明确劳务派遣劳动争议的当事人第38-39页
     ·降低仲裁费用第39页
     ·完善现有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非集体谈判制度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研究--以广州法律援助调研为考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