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9页 |
| 1 绪论 | 第19-37页 |
| ·论题的确定及其意义 | 第19-22页 |
| ·在爱尔兰根计划中的"初始问题"与"根据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 ·本文论题的限定 | 第30-31页 |
| ·本文的论述路径及结构安排 | 第31-37页 |
| 2 建构主义对科学语言的构造 | 第37-96页 |
| ·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 第37-57页 |
| ·原子述谓 | 第37-45页 |
| ·方法框架与不可再给出根据的基础 | 第37-40页 |
| ·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 | 第40-42页 |
| ·典型的述谓词规定 | 第42-45页 |
| ·通往原子命题的道路 | 第45-57页 |
| ·诸述谓规则和抽象概念 | 第45-48页 |
| ·命名词项与原子命题 | 第48-51页 |
| ·附记:非凡者的个体化问题和指称问题 | 第51-57页 |
| ·建构主义逻辑学 | 第57-77页 |
| ·判定、断定、反驳 | 第57-60页 |
| ·复合命题与对话逻辑 | 第60-68页 |
| ·附记:论真正的逻辑 | 第68-77页 |
| ·原物理学 | 第77-87页 |
| ·α仪器与操作化 | 第77-79页 |
| ·α立体和几何学 | 第79-82页 |
| ·生产规范与平板研磨 | 第82-87页 |
| ·建构主义的伦理学 | 第87-94页 |
| ·归因于规范 | 第87-89页 |
| ·原伦理学的词汇 | 第89-90页 |
| ·需要,原则和超越主体性 | 第90-94页 |
| ·本章回顾 | 第94-96页 |
| 3 爱尔兰根学派对初始问题和根据问题的解答 | 第96-138页 |
| ·科学的初始 | 第96-109页 |
| ·"初始"概念 | 第96-97页 |
| ·含义构成 | 第97-103页 |
| ·确证含义共性 | 第97-98页 |
| ·构造含义的语境 | 第98-100页 |
| ·命题,以及它们应该是怎样的 | 第100-102页 |
| ·老师-学生-情境的分类功能 | 第102-103页 |
| ·辨识初始 | 第103-109页 |
| ·对命题的分类: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 第103-105页 |
| ·附记:康德意义上的分析性 | 第105-107页 |
| ·破解"初始问题" | 第107-109页 |
| ·给出根据与正当性证明 | 第109-138页 |
| ·给出根据的内在诉求 | 第109-128页 |
| ·对单步的正当性证明 | 第109-110页 |
| ·"根据"概念 | 第110-112页 |
| ·理论向度:为命题真值提供根据 | 第112-117页 |
| ·命题的根据问题—初始命题的根据问题 | 第112-113页 |
| ·对话终点 | 第113-117页 |
| ·实践向度:对诸根据实例的正当性证明 | 第117-122页 |
| ·真正的需要 | 第117-120页 |
| ·"信仰行为"和"社会关联" | 第120-122页 |
| ·对"根据问题"的内在解答 | 第122-128页 |
| ·诉诸"初始"给出根据 | 第122-125页 |
| ·附记:批判能力、程序性知识(有关"怎么办"的知识)、原理性知识(有关"为什么"的知识) | 第125-128页 |
| ·给出根据的外在诉求 | 第128-135页 |
| ·重构意向 | 第128-130页 |
| ·对话(合)理性 | 第130-132页 |
| ·参与者与受影响者的(合)理性 | 第132-135页 |
| ·回顾:给出根据与奠定基础 | 第135-138页 |
| 4 爱尔兰根计划的合理性之核:按照第一语义学构造语言 | 第138-162页 |
| ·语言构造问题 | 第138-143页 |
| ·还原建构主义计划—为语言奠基 | 第138-139页 |
| ·第二语义学的例证—解释语义学 | 第139-143页 |
| ·第一语义学 | 第143-162页 |
| ·基本原理 | 第143-147页 |
| ·含义、用法以及陈述句、分类词和命题 | 第143-145页 |
| ·第一语义学的真值概念 | 第145-147页 |
| ·第一语义学的诸特征,建构主义语言构造方法的模型 | 第147-155页 |
| ·第一语义学的诸构成要素 | 第147-155页 |
| ·个体常量 | 第148-149页 |
| ·特殊的含义公设 | 第149-150页 |
| ·操作化 | 第150-151页 |
| ·述谓词规则 | 第151页 |
| ·一般的含义公设 | 第151-154页 |
| ·演绎规则 | 第154-155页 |
| ·真值 | 第155页 |
| ·语言的相对性 | 第155-162页 |
| ·第一语义学的"事实"—图画 | 第155-157页 |
| ·"理论"与"经验" | 第157-159页 |
| ·附记:论科学理论"范式" | 第159-162页 |
| 5 研究结论 | 第162-169页 |
| ·用第一语义学为语言奠基—破解初始问题与根据问题的一种开明方法 | 第162-163页 |
| ·结语 | 第163-169页 |
| ·所有"受影响者"之间的"理性对话" | 第163页 |
| ·论根据问题与奠基问题的相关性 | 第163-1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9-183页 |
| 索引 | 第183-19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91-192页 |
| 后记 | 第192-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