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2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5-2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24-25页 |
一、以表观遗传学干预重新激活转录沉默的孕激素受体 | 第25-36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25-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28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3页 |
·18种子宫内膜癌细胞呈现完全不同的孕激素及雌激素受体mRNA水平 | 第28-31页 |
·PR-B在KLE和HEC-1B细胞中处于甲基化介导的转录沉默状态 | 第31-32页 |
·2.5mM 48h及7 nM 24h分别为ADC及TSA处理的最佳条件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DNMT抑制剂处理可导致甲基化的逆转及PR-B重新激活 | 第33-34页 |
·实时定量PCR是目前测定mRNA水平最为敏感可靠的方法 | 第34页 |
·确定对PR-B基因有明显激活作用而对细胞没有明显细胞毒作用的浓度的意义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二、MBD与PR-B基因的结合及PR-B区域组蛋白修饰 | 第36-50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38-40页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46页 |
·MBD调控PR-B基因表达的可能性 | 第40-43页 |
·研究组蛋白修饰在PR-B调控中的作用 | 第43-46页 |
·升高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和H3-K4甲基化水平与PR-B基因转录激活总体相关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确定MBD和组蛋白修饰对PR-B表达的控制机理 | 第46-47页 |
·组蛋白修饰在将DNA甲基化信号转化为转录抑制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第47页 |
·H3-K9甲基化和H3-K4去甲基化是异染色质、印迹基因、肿瘤沉默基因中转录失活的标志 | 第47-49页 |
·MBD1和MBD2与PR-B结合表现出更复杂状况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三、MBD和组蛋白在细胞内的整体表达水平 | 第50-55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50-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0-51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53页 |
·免疫沉淀技术分析细胞水平上MBD、组蛋白的差异 | 第51-53页 |
·MBD结合的改变主要是局部的、孕激素受体基因特异性的改变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CpG岛概述 | 第53页 |
·MeCP2的概述 | 第53-54页 |
·细胞的存活要求MeCP2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四、确定MeCP2对PR-B基因的表观遗传学的抑制作用 | 第55-62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55-57页 |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6-5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7页 |
·结果 | 第57-59页 |
·MeCP2在孕激素受体基因沉默中的主导功能 | 第57-59页 |
·MeCP2对甲基化没有调控作用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MeCP2与PR-B启动子区的结合是甲基化依赖性的 | 第59页 |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 | 第59-60页 |
·MBD因子和组蛋白乙酰化共同参与了PR-B基因沉默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全文结论 | 第62-6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8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4-89页 |
综述 癌症治疗的靶点非组蛋白乙酰化 | 第89-12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5-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