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导言 | 第16-3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20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0页 |
·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0-2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5-30页 |
2.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文献述评 | 第30-43页 |
·有文献对差别化金融调控目标的论述 | 第30-36页 |
·适应非最优货币区的需要 | 第30-33页 |
·适应国内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需要 | 第33-35页 |
·服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第35-36页 |
·有文献对差别化金融调控工具和模式的论述 | 第36-39页 |
·制定单一货币政策时重视区域因素 | 第36-37页 |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别化运用 | 第37-39页 |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别化运用 | 第39页 |
·有研究不足和拓展方向 | 第39-43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40-41页 |
·下一步拓展的方向 | 第41-43页 |
3.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目标:基于货币政策效应的视角 | 第43-65页 |
·我国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的定义及实证 | 第43-53页 |
·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的定义 | 第43-44页 |
·货币政策区域非均衡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44-49页 |
·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在产业和企业层面的体现 | 第49-53页 |
·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的原因分析 | 第53-60页 |
·已有研究的视角 | 第53-55页 |
·产业部门结构刚性 | 第55-59页 |
·市场机制发育不足 | 第59-60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 第60-65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基本目标 | 第60-62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具体目标 | 第62-65页 |
4. 差别化调控的中间目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分析 | 第65-82页 |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及研究述评 | 第65-70页 |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 第65-67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迁和研究述评 | 第67-70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实证分析 | 第70-76页 |
·变量选择:货币渠道代理变量的创新 | 第70-71页 |
·模型选择和检验 | 第71-73页 |
·实证结论及解释 | 第73-76页 |
·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理论分析 | 第76-80页 |
·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与信贷传导 | 第76-79页 |
·货币传导渠道存在障碍 | 第79-80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中间目标:信贷结构 | 第80-82页 |
5.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工具:基于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视角 | 第82-112页 |
·信贷配给研究的述评 | 第82-84页 |
·一个信贷配给的基准模型 | 第84-95页 |
·信息不对称与最优利率水平内生 | 第87-89页 |
·信贷配给模型的均衡结果 | 第89-92页 |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标准 | 第92-95页 |
·信贷配给模型的拓展 | 第95-105页 |
·产业结构刚性下的信贷配给 | 第95-96页 |
·金融市场竞争与信贷配给 | 第96-100页 |
·金融机构委托代理与信贷配给 | 第100-105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工具选择 | 第105-112页 |
·对已有货币信贷工具的评析 | 第105-108页 |
·信贷结构调整思路的创新 | 第108-110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工具的创新和扩充 | 第110-112页 |
6.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对象 | 第112-121页 |
·行业特征与信贷配置 | 第112-113页 |
·行业特征是企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113-116页 |
·产业变迁是区域差异拉大的主要原因 | 第116-120页 |
·行业甄选方法 | 第120-121页 |
7.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政策实践及启示 | 第121-128页 |
·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别化运用 | 第121-123页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123-125页 |
·差别化的金融监管工具 | 第125-126页 |
·差别化的金融制度工具 | 第126-128页 |
8.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模式选择及案例 | 第128-141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原则界定 | 第128-131页 |
·统一规划 | 第129页 |
·相对优势 | 第129-130页 |
·激励相容 | 第130-131页 |
·责权匹配 | 第131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模式选择 | 第131-134页 |
·效力边界止于中观层面 | 第132-133页 |
·调控方式的市场化导向 | 第133-134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与传统信贷计划的比较 | 第134-137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的案例分析 | 第137-141页 |
·差别化金融调控方案设计的背景 | 第137-139页 |
·抑制资产部门的信贷需求 | 第139页 |
·增大弱势部门的信贷供给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