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香气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香气成分的分析鉴定 | 第11-12页 |
·化学成分分离 | 第12页 |
·花香的研究 | 第12-14页 |
·鲜花香气成分的研究 | 第12-13页 |
·鲜花香气的释放规律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植物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与香气释放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牡丹花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对牡丹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第16-17页 |
·牡丹香气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牡丹花瓣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变化 | 第20-30页 |
·前言 | 第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材料处理 | 第20页 |
·香气成分的提取 | 第20-21页 |
·香气成分的GC-MS 分析 | 第21页 |
·结果分析 | 第21-28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醇类化合物的变化 | 第27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酯类化合物的变化 | 第27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烷类化合物的变化 | 第27-28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苯类和其它化合物的变化 | 第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三种酶活性的变化 | 第30-36页 |
·前言 | 第30-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牡丹花瓣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第31-32页 |
·牡丹花瓣脂氧合酶活力的测定 | 第32-33页 |
·牡丹花瓣醇酰基转移酶活力的测定 | 第33-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脂肪酶活性的变化 | 第34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脂氧合酶活性的变化 | 第34-35页 |
·牡丹开花与衰老过程中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第4章 牡丹花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36-44页 |
·前言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牡丹花瓣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36-37页 |
·牡丹花瓣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测定 | 第37页 |
·牡丹花瓣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牡丹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牡丹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变化 | 第39-42页 |
·总量的变化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4-48页 |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探讨 | 第44-46页 |
·牡丹花醇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探讨 | 第44-45页 |
·牡丹花酯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探讨 | 第45页 |
·牡丹花香气物质代谢与开花衰老之间的联系 | 第45-46页 |
·展望 | 第46-48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46页 |
·下阶段的工作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