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陆机“感物”理论的提出及价值 | 第10-27页 |
第一节 自然景物的比兴与“感物”理论 | 第10-15页 |
第二节 魏晋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感物”意识 | 第15-22页 |
第三节 陆机的“感物”理论及影响 | 第22-27页 |
第二章 陆机创作中的“物色”与情物交感特征 | 第27-42页 |
第一节 “物色”与思乡情结 | 第27-34页 |
一、思归 | 第28-30页 |
二、怀土 | 第30-31页 |
三、思亲 | 第31页 |
四、念友 | 第31-34页 |
第二节 “物色”与伤时之感 | 第34-39页 |
第三节 “物色”与生之艰难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陆机的“体物”思想及在创作中的体现 | 第42-57页 |
第一节 陆机“感物”理论中的“体物”思想 | 第42-46页 |
第二节 创作中的“体物”技巧 | 第46-57页 |
一、对偶 | 第46-50页 |
二、双声叠韵 | 第50-52页 |
三、通感 | 第52-53页 |
四、比喻 | 第53-57页 |
余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