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古代戏曲论文

元杂剧包公戏中的情法取舍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元代社会法制环境与元杂剧包公戏的出现第10-22页
 第一节 元代社会的法制环境与包公戏的孕育第10-15页
  一、元代社会独特的法制环境第10-14页
  二、元杂剧包公戏的应运而生第14-15页
 第二节 元杂剧包公戏的故事来源及题材类型第15-22页
  一、元杂剧包公戏的故事来源第15-20页
  二、元杂剧包公戏的题材类型第20-22页
第二章 元杂剧包公戏中包公形象的嬗变第22-35页
 第一节 元代文人对包公形象的改塑第22-31页
  一、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第22-27页
  二、元代文人对包公形象的再创造第27-31页
 第二节 包公形象嬗变的社会心理依据第31-35页
  一、元代文人超越个体的心理诉求第31-32页
  二、元代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呼唤第32-35页
第三章 元杂剧中包公的情法取舍及其社会文化内涵第35-44页
 第一节 元杂剧中包公的情法取舍第35-37页
  一、《蝴蝶梦》中取情舍法第35-36页
  二、《灰阑记》中以情为据第36-37页
 第二节 包公情法取舍的文化与道德内涵第37-44页
  一、对以血缘亲情为核心的伦常秩序的期待第37-40页
  二、对以礼制为基础的封建法制的推崇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商隐诗歌的语言学解读
下一篇:论“感物”理论与陆机创作中的“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