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的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金融创新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2.2 贸易金融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2.2.1 贸易金融的概念 | 第14页 |
2.2.2 贸易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2.2.3 贸易金融的主要理论 | 第15-16页 |
2.3 资产证券化理论概述 | 第16-18页 |
2.3.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3.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要素及结构 | 第17-18页 |
2.4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4.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金融现状及问题 | 第22-27页 |
3.1 贸易金融主要品种 | 第22-24页 |
3.1.1 国际贸易金融主要品种 | 第22页 |
3.1.2 国内贸易金融主要品种 | 第22-23页 |
3.1.3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23-24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3.2.1 贷款不良率增加,发展贸易金融遇阻 | 第24-25页 |
3.2.2 利率市场化造成传统经营模式遇阻 | 第25页 |
3.2.3 新型金融公司的冲击 | 第25-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创新方向分析 | 第27-40页 |
4.1 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项下的创新 | 第27-29页 |
4.1.1 京东集团(京东金融) | 第27-28页 |
4.1.2 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 | 第28-29页 |
4.2 商业保理公司在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项下的创新 | 第29-33页 |
4.2.1 融资型保理资产证券化 | 第29-30页 |
4.2.2 合作型保理资产证券化 | 第30-33页 |
4.3 传统供应链核心企业在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项下的创新 | 第33-36页 |
4.3.1 海尔集团 | 第33-34页 |
4.3.2 苏宁集团 | 第34-36页 |
4.4 商业银行在发展贸易金融上的劣势与优势 | 第36-38页 |
4.4.1 商业银行在发展贸易金融上的劣势 | 第36-37页 |
4.4.2 商业银行在发展贸易金融上的优势 | 第37-38页 |
4.4.3 商业银行在贸易金融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民生安驰系列) | 第40-54页 |
5.1 案例情况 | 第40-44页 |
5.1.1 案例背景 | 第40-41页 |
5.1.2 案例概况 | 第41-42页 |
5.1.3 案例基本要素 | 第42-44页 |
5.2 案例的创新点分析 | 第44-46页 |
5.2.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创新 | 第44-45页 |
5.2.2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模式创新 | 第45-46页 |
5.3 项目的实施效果 | 第46-52页 |
5.3.1 原始权益人的资金成本比较 | 第46-50页 |
5.3.2 民生银行的收益比较 | 第50-52页 |
5.4 案例的启示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 第54-58页 |
6.1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总体发展思路 | 第54-55页 |
6.2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创新的具体措施 | 第55-5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