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增生性瘢痕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2 目前治疗增生性瘢痕主要方法 | 第13-18页 |
1.2.1 压迫治疗 | 第13页 |
1.2.2 硅凝胶治疗 | 第13-14页 |
1.2.3 手术治疗 | 第14页 |
1.2.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第14-15页 |
1.2.5 抗肿瘤药物 | 第15-16页 |
1.2.5.1 氟脲嘧啶 | 第15-16页 |
1.2.5.2 阿霉素 | 第16页 |
1.2.5.3 博来霉素 | 第16页 |
1.2.6 激光治疗 | 第16-17页 |
1.2.7 冷冻治疗 | 第17页 |
1.2.8 肉毒素 | 第17页 |
1.2.9 细胞因子 | 第17-18页 |
1.2.10 干扰素治疗 | 第18页 |
1.3 本课题设计思路、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0-33页 |
2.1 材料和试剂 | 第20-22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剂 | 第20-21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2 实验设计及技术路线图 | 第22页 |
2.3 细胞培养和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第22-24页 |
2.3.1 细胞的种类及来源 | 第22-23页 |
2.3.2 细胞的复苏 | 第23页 |
2.3.3 细胞的换液培养 | 第23页 |
2.3.4 细胞等传代 | 第23-24页 |
2.3.5 细胞等冻存 | 第24页 |
2.4 外泌体的转染与提取 | 第24-25页 |
2.4.1 iRGD-lamp2b质粒建构 | 第24页 |
2.4.2 293t转染iRGD | 第24-25页 |
2.4.3 iRGD外泌体的提取 | 第25页 |
2.4.4 注意事项 | 第25页 |
2.5 RT-PCR检测iRGD-外泌体 | 第25-27页 |
2.5.1 RT-PCR原理 | 第25-26页 |
2.5.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5.3 注意事项 | 第27页 |
2.6 PCR产物鉴定 | 第27-28页 |
2.6.1 实验原理 | 第27-28页 |
2.6.2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2.6.3 注意事项 | 第28页 |
2.7 外泌体的表征测定 | 第28-29页 |
2.7.1 实验原理 | 第28-29页 |
2.7.2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8 外泌体-阿霉素的药物包裹 | 第29-30页 |
2.8.1 电穿孔原理 | 第29页 |
2.8.2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8.3 注意事项 | 第29-30页 |
2.9 3T6 细胞染色 | 第30页 |
2.9.1 细胞染色方法 | 第30页 |
2.9.2 注意事项 | 第30页 |
2.10 iRGD-外泌体与3T6 细胞结合 | 第30-31页 |
2.10.1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10.2 注意事项 | 第31页 |
2.11 流式细胞仪与细胞增殖检测 | 第31-32页 |
2.11.1 流式细胞仪原理 | 第31页 |
2.11.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11.3 细胞增殖计数原理 | 第32页 |
2.11.4 细胞增殖计数操作 | 第32页 |
2.11.5 注意事项 | 第32页 |
2.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3.1 iRGD-外泌体转染鉴定 | 第33页 |
3.2 外泌体表征测定 | 第33-34页 |
3.3 iRGD-外泌体-阿霉素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研究 | 第34-35页 |
3.4 iRGD-外泌体-阿霉素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检测 | 第35-36页 |
4.讨论 | 第36-42页 |
4.1 有关整合素 | 第39-40页 |
4.2 有关RGD | 第40-41页 |
4.3 有关外泌体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页 |
6 展望 | 第42-43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8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9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