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海洋低氧的发展态势 | 第12-14页 |
1.2 海洋低氧的生态后果 | 第14-15页 |
1.3 海洋低氧与海洋生物对低氧耐受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一种海洋低氧环境模拟系统 | 第22-36页 |
2.1 前言 | 第22-24页 |
2.2 系统的构造 | 第24-28页 |
2.3 系统的使用与运行 | 第28-29页 |
2.4 系统的性能 | 第29-32页 |
2.5 讨论 | 第32-34页 |
2.6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菲律宾蛤仔与栉孔扇贝在低氧环境下的存活 | 第36-58页 |
3.1 前言 | 第36-3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5页 |
3.2.1 实验动物与底质 | 第38-40页 |
3.2.2 菲律宾蛤的存活实验 | 第40-44页 |
3.2.3 栉孔扇贝的存活实验 | 第44-45页 |
3.2.4 统计分析 | 第45页 |
3.3 结果 | 第45-52页 |
3.3.1 菲律宾蛤仔的存活 | 第45-50页 |
3.3.2 栉孔扇贝的存活 | 第50-52页 |
3.4 讨论 | 第52-57页 |
3.4.1 菲律宾蛤仔对低氧的耐受 | 第52-54页 |
3.4.2 栉孔扇贝对低氧的耐受 | 第54-57页 |
3.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菲律宾蛤仔与栉孔扇贝在低氧环境下的行为学响应 | 第58-74页 |
4.1 前言 | 第58-6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4.2.1 菲律宾蛤仔的行为学响应实验 | 第60-61页 |
4.2.2 栉孔扇贝的行为学响应实验 | 第61-62页 |
4.2.3 统计分析 | 第62-63页 |
4.3 结果 | 第63-70页 |
4.4 讨论 | 第70-73页 |
4.4.1 菲律宾蛤仔的行为学响应 | 第70-71页 |
4.4.2 栉孔扇贝的行为学响应 | 第71-73页 |
4.5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菲律宾蛤仔与栉孔扇贝在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学响应 | 第74-92页 |
5.1 前言 | 第74-75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5-79页 |
5.2.1 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氧氮比的响应实验 | 第75-76页 |
5.2.2 栉孔扇贝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以及心率(HR)的响应实验 | 第76-77页 |
5.2.3 栉孔扇贝耗氧率的连续观测实验 | 第77-78页 |
5.2.4 统计分析 | 第78-79页 |
5.3 结果 | 第79-87页 |
5.3.1 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氧氮比 | 第79-81页 |
5.3.2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以及心率 | 第81-83页 |
5.3.3 栉孔扇贝耗氧率的连续变化 | 第83-87页 |
5.4 讨论 | 第87-90页 |
5.4.1 菲律宾蛤仔的生理学响应 | 第87-88页 |
5.4.2 栉孔扇贝的生理学响应 | 第88-90页 |
5.5 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菲律宾蛤仔与栉孔扇贝在低氧环境下的关键呼吸酶活响应与细胞损伤响应 | 第92-108页 |
6.1 前言 | 第92-93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93-95页 |
6.2.1 菲律宾蛤仔关键呼吸酶活的测量 | 第93-94页 |
6.2.2 菲律宾蛤仔细胞变化的观察 | 第94-95页 |
6.2.3 栉孔扇贝关键呼吸酶活的测量 | 第95页 |
6.2.4 统计分析 | 第95页 |
6.3 结果 | 第95-102页 |
6.3.1 菲律宾蛤仔的关键呼吸酶活响应 | 第95-98页 |
6.3.2 菲律宾蛤仔的细胞损伤 | 第98-100页 |
6.3.3 栉孔扇贝的关键呼吸酶活响应 | 第100-102页 |
6.4 讨论 | 第102-106页 |
6.4.1 菲律宾蛤仔与栉孔扇贝关键呼吸酶活的响应 | 第102-105页 |
6.4.2 菲律宾蛤仔的细胞损伤 | 第105-106页 |
6.5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8-110页 |
7.2 创新点 | 第110页 |
7.3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4页 |